tjunsa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junsat

博文

关于精品课程

已有 4088 次阅读 2009-5-13 12:2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教学

现在精品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各地各学校都争先建设并申报各级精品课程,并分校级、省市级、国家级等。

精品课程建设的好处,大家谈得很多了,是否到了该反思如此下去会给整个大学教育带来哪些不良影响的时候了?

个人考虑许久,总结以下两点供大家思考:

1、模版教育-特色教育?

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广,优秀教学案例、课件、教材、方法等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使用,大有当年样板戏的影响力。不少学校、教师通过网络收集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课件,部分甚至全部搬过来为己所用,这样认为既方便了自己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但何不知,此种现象的普遍化,使得原本自己的教学特色逐渐丧失,相同的东西越来越多。今天刚看到一个报道,日本推出了讲课机器人,我想这不会是今后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吧?

2、学术知名度-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申报要求条件很高,对申报人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使得很多讲课很好,但因学术水平限制而职称较低的教师被“隐含条件”排除在主申请人之外。实际上,一个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通常并不是成正相关性,尤其是有些教师长期从事教学而忽视科研,虽然教学能力很强,但学术水平和知名度欠缺,常常在申请精品课程时遭遇滑铁卢。反而是名声在外的科研型知名教授挂名申报,更容易取得成功。如此是否带来不公平?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594-231613.html

上一篇:失败的广告之二:乐百氏钙奶
下一篇:流行歌曲-通识教育

1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