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mm2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mm26

博文

对科学类科普图书出版的思考 精选

已有 5061 次阅读 2009-5-25 22:0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科普出版, 科普出版

    作为一名科普图书编辑,在图书市场大生态不容乐观的现状下,如何坚守科学类科普图书的出版,如何尽可能地推出既能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又能取得不错经济效益的“双效图书”,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几年来,科学类科普图书的出版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无论是引进版科普还是原创科普,在绝对数量上都是增长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这种看似乐观的现象背后,却是一些严峻的现实:作品虽多,但整个科学类科普图书的出版还显低迷;大多数的图书销量不高,仅为几千册;一些原创作品的质量较低,多为一些拼凑之作。其次,科学类科普作品中,仍以引进版图书为多,原创相对要少得多。而作者(原创)力量的培养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可见的未来,科学类科普图书的出版还得以引进版权为主。再次,在洋洋洒洒的众多图书中,科普图书属于边缘地位,其中科学类科普图书更是边缘中的边缘。绝大部分出版机构压根就不出版科普书,少数专业科技出版社,即便出版科普图书,也是将重点转向实用类科普,诸如“大众菜谱”之类的生活技艺类图书。

    最近几年内,国内的科普爱好者一定都知道一本叫做《万物简史》的科普书,由接力出版社出版,截至最近,累计销量已近15万册。该书的原版书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20035月在美国出版后,连续数十周高居《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排行榜最前列,荣登亚马逊网站2003年度十大畅销书。在亚马逊年度科学类图书排行榜中,本书更是勇夺桂冠。2004年初,该书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03年度最佳科学著作之一。20046月,又一举夺得了由英国皇家学会颁布的世界最著名的科普图书大奖安万特奖。在这么多荣誉之下,本书引进国内后的前景似乎也不会差。而这本书的作者比尔·布莱森,他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科学记者或者科普作家,而只是一位旅游文学作家,在《万物简史》之前,他的作品与科学毫不沾边。这本书的成功,特别是在科学出版领域的成功,给了我一个有益的启示,编辑应该并且可以拓展自己选择视角的广度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8739-234131.html


下一篇:误将蒋介石写成常凯申(zz)

5 武夷山 高星 邹斌 刘立 刘颖彪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