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eqz 创新的学术理念,求真务实的行为准则

博文

中国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七届POPNET研讨会召开

已有 10568 次阅读 2009-5-27 13:1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2009年5月20 -21日,中国环境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七届POPNET研讨会在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园区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大连化学物理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化学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动物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城市环境研究所的30多位专家,围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研究方法、环境过程、生态与健康效应以及控制与修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009年5月20日
8:30-9:15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赵景柱所长 致欢迎词
北京大学 陶澍教授 致开幕词
第一部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新技术、新方法
主持人:王子健 研究员
9:15-9:30    报告人:陈景文 教授
               报告题目:持久性有毒物质的光致毒性变化及预测模型
9:30-9:45    报告人:陈吉平 研究员
               报告题目: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
9:45-10:00   报告人:张干 研究员
               报告题目:大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被动采样观测
10:00-10:15 报告人:李喜青 研究员
报告题目: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计算的流场模拟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
10:15-10:35  茶歇
10:35-10:50 报告人:张勇 教授
               报告题目:原位观测水中PAHsDOM及其相互作用新方法研究
10:50-11:50  第一部分讨论
第二部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区域环境过程
主持人:陶澍教授
13:30-13:45 报告人:夏星辉 教授
               报告题目:邻苯二甲酸酯在不同来源黑炭上的吸附特征
13:45-14:00 报告人:彭平安 研究员
               报告题目:珠江隧道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布特征研究
14:00-14:15 报告人:王新明研究员
报告题目:珠江三角洲环境三氟乙酸:湿沉降及近海海水中浓度水平
14:15-15:00  第二部分讨论
15:00-15:20 茶歇
第三部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控制、修复与管理
主持人:曾永平 研究员
15:20-15:35   报告人:朱利中 教授
报告题目:土壤-作物系统中PAHs迁移积累的过程调控
15:35-15:50   报告人:朱永官 研究员
报告题目:多环芳烃植物根际降解的生物调控机理研究
15:50-16:05   报告人:陶澍 研究员
报告题目:利用QSAR模型预测类雌激素化合物的相对效应势
 
16:05-16:20   报告人:盛光遥 教授
报告题目:土壤中17β-雌二醇的非生物降解
16:20-16:35   报告人:徐建明 教授
报告题目:土壤环境PAHs消减的根际作用
16:35-17:35   第三部分讨论
17:35-18:00  陶澍教授 SETAC介绍和讨论
 
2009年5月21日
第四部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态与人体健康风险
主持人:朱永官研究员
8:30-8:45    报告人:王子健 研究员
               报告题目:水中腐殖酸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的影响
8:45-9:00    报告人:游静 研究员
报告题目: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毒性风险的化学评价方法
9:00-9:15    报告人:祝凌燕 教授
报告题目:土壤中多溴联苯醚的生物积累、生物转化及生物有效性
9:15-9:30    报告人:戴家银 研究员
报告题目:全氟有机物生态毒理学研究新进展
9:30-9:45    报告人:刘维屏 教授
               报告题目:手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对映体选择性分子毒理
9:45-10:00   报告人:申河清 研究员
               报告题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监测和内分泌干扰物的人群暴露与男童生殖健康
10:00-10:20 茶歇
10:20-11:20 第四部分讨论
11:20-11:40 大会总结
11:40-12:00 参观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1447-234483.html

上一篇:科学家的名声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谈科学研究职业道德
下一篇:国外免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