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坚定的石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yq721 读博是件快乐的事,因为认真做学问自然能创新

博文

少点悲观牢骚,多一点实际行动

已有 5121 次阅读 2009-6-1 11:13 |个人分类:胡思乱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读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心情一点都不糟糕,反而当作自己行为的反思教材,有了它,日省三遍起码有方向。当然,我真切的体会到柏杨对中华民族的拳拳之心。

今日,读了嵇少丞老师的博文《白岩松炮轰中国人的人性》。一方面读出嵇老师对国家民族的深爱,另一方面我读出一份无奈,以及这份无奈背后的悲观。

而我最讨厌悲观,难道就不能化悲愤为力量?

柏杨先生以为导致中国人丑陋本性的根源之一就是上一辈人总是将自己的理想交付给下一辈人。凭什么要将民族振兴的理想交付给下一辈人?自己不尽到瞑目的努力,就没有资格将理想交付给后一辈人!!!

尊敬的长辈们,您可以抒发您对现实的不满,那也仅仅是现实与您心目中美好期望的差距而已,您可以因为这个差距而心生悲观,但是为什么就只能传递这份悲观,而不能传递将悲观化为力量的决心呢?其实白岩松先生正是在寻找将悲观化为力量的路径,为何要说他是悲观的,为何要认为他是在炮轰中国人的人性?

年轻人要的是长辈们鼓励的眼神,不是亘在眼前大谈未来之艰难。难又怎样!!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没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那就应该承受住现实与理想之差距的痛苦,就应该承担将这份差距缩短的无边际工作。

我真的越来越佩服李小文老师,他并不是对现行制度的悲观,而是用实际行动推动科技评价体系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里这么多号称是大牛的老师又有几个付出了实际行动?李老师才是对国家爱过之后,付出实际行动的。

所以,科学网并不要科学界的牢骚,不需要知识分子将自己理想横亘在现实面前时不切实际的抱怨,科学网就是需要实际推动中国科学发展的想法与建议。我是一个在读博士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力,但是我有选择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权利,为的是将来中老年时,不像现在科学网的老师们一样只有抱怨和牢骚。实际行动起来吧,让科学网推出一个民间科技评价体系,方是科学网知识分子对中国真正的爱!!!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9417-235392.html

上一篇:存一份童真,返老还童
下一篇:坚持自己的快乐

5 周可真 肖重发 杨秀海 蔣勁松 李晓光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