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mm2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mm26

博文

架起通向科学真知的桥梁

已有 3163 次阅读 2009-6-15 14:5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从古至今,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式、角度和深度多种多样。以卵为例,大多数动物都有卵,许多植物也有。我们可以随时获得许许多多有关卵的详细描述,因为博物学家采集了它们,在印刷品中描述了它们,并将标本和资料进行了归类。假如你想看到里面,化学家会向你提供卵的化学成分,因为他们已经在化学元素的水平上了解了卵。生物学家还会告诉你,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它不断分裂产生形成个体的成千上万的细胞,每个细胞的细胞核中都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间是可见的。胚胎学家了解脊椎动物胚胎的胚层,了解受精卵变成微小的、由细胞构成的空心球的方式:这个球的一面如何像一个扁了的网球那样向内褶皱;这两层结构然后又怎样生长,内壁形成肠道内层,外壁形成神经系统和皮肤,而第三层即中胚层形成身体的其他部分。19世纪,对胚胎、生命和社会的发育着迷的德教授主持了这种奇妙的原生质折纸手工的研究。

  19世纪末,人们开始想办法对卵进行干预。如果移除一个分裂卵的一半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将会得到两个完整胚胎或两个各自一半的胚胎,还是介于它们之间的某种中间物?这个实验会告诉我们卵的各部分的潜力吗?在夏天的海边实验室里,这些教授研究海洋生物的卵,他们开始学到如何控制卵的发育。于是,现在我们有了人工授精、克隆羊多莉。在20世纪,胚胎得到进一步分析,科学家揭示出染色体由核酸组成以及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开启和关闭。结构分析和化学分析在大分子水平上终于汇合在了一起。

  人类发育过程中的畸形现在是畸形学的主题。畸形学是记录、分析出生畸形的一个医学分支,希冀发现遗传或环境方面的原因。畸形不再被视为惩罚或征兆,而这一度是推动进行这些研究的动力。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技术和医学史中心研究教授皮克斯通在《认识方式》一书中以人类对卵的认识为例,于不知不觉中带我们领略了各种认识方式---世界解读、博物学、分析、实验。他论述世界解读,如对卵的伦理意义的解读;论述博物学,即对事物的描述和分类;论述对各种基本元素如胚层、细胞和化学元素的分析;论述控制现象和系统地创造新事物的实验。尽管这些认识方式的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历史,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织。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8739-238306.html

上一篇:误将蒋介石写成常凯申(zz)
下一篇:英雄出少年

1 刘继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8: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