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兰州老人砸违章车守卫斑马线:谁该尽责?

已有 4309 次阅读 2009-7-11 10:15 |个人分类:社会思考|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过马路, 交通规则, 职能部门

2008年同日本博文章:过马路难吗?

新闻来源老人持砖连砸30辆闯红灯违章车(图)百万网友热议曲直 

        兰州老人在斑马线怒砸违章车辆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截至10日下午6时,全国各大网站对本报报道的跟帖超过100万人次,由此引发对老人砸车行为是与非的大讨论。同时,老人砸车一事引起了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的关注。

   “砸车”新闻成各大网站头条

        7月10日,本报关于兰州老人在斑马线砸车的报道成了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网站纷纷转载本报报道,引起了全国网友的高度关注。截至当日下午6时,有168386名腾讯网友留言发表对此事的看法,有236864名搜狐网友跟帖,全国各大网站至少有100万网友留言或参与讨论此事。

  一位新华网网友说,支持老人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应该起到鞭策失职部门的作用。

  一新浪网友说,虽然支持老汉,但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用有效的办法来杜绝车辆闯红灯的问题呢?

   大多数网民支持“砸车”行为

        10日,搜狐、新浪、腾讯等网站还专门就此事展开调查,发现支持老人砸车行为的网友占了大多数。新浪对此做了一个调查,18000人中,有13000人表示赞成——闯红灯的司机拿他人性命当儿戏,应该得到教训。有4000人反对,砸车是违法行为,老人行为过激,不应提倡。

        有58354名搜狐网友参与调查,其中45962名网友认为老人做法妥当,老人的做法可以让违章司机记住教训,并且老人是为了保障更多人的生命,促使司机文明驾驶。有12392名搜狐网友认为老人砸车行为不妥,老人的行为合情不合法。

        有313693名腾讯网友认为老人砸得好,反对老人做法的网友只有72713名。

  新华社央视已在兰展开采访

        老人砸车的举动不仅引起了全国网友的强烈反响,同时也引起了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10日上午,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记者联系到本报记者,称非常关注老人砸车一事。当日中午,新华社记者已赴老人家中及小区周围展开采访,央视法制栏目记者也于10日晚抵达兰州展开采访。 

网民留言摘录

支持——  

搜狐北京网友:什么叫合法,闯红灯合法吗?难道非得等把人撞死了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吗?

新华网网友:我是有车族,如果我闯了红灯,支持老伯砸我的车。无视生命者,该砸!

搜狐重庆网友:对于老人的“壮举”,我表示非常的支持。对于那些无视生命安全,无视交通法规的驾驶员,采取一些必要的教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很多特权车,即使闯了红灯,也不会受到制裁。

搜狐网友:对那些明知闯红灯对行人安全有隐患,还一意孤行的车辆,该砸!

腾讯网友:先不说老人的做法是否合法,老人连砸30辆闯红灯的违章车,说明了违章司机数量之多。杭州飙车事件的惨剧还在眼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还不是对违章闯红灯的行为处罚太轻。

新华网网友:很佩服老人的胆量。

反对——

搜狐湖南网友:他有什么权利来砸别人的车?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制裁。

腾讯网友:可见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那个老人有什么权利砸车?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看不惯的事采取相应的违法行为,那么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我觉得应该追究老人的违法行为。

搜狐吉林网友:闯红灯是违法的,可这个老人的行为也是在违法。

新浪网友:用一种违法行为去制止另一种违法行为,这本身就是极端错误的,是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道理很简单,如果砸车行为合法并且值得鼓励,并在全社会推广起来,那整个社会就乱了。

新浪网友:砸车确实过头了,最起码不能以这种方式抗议。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70-242980.html

上一篇:研究生室内外实验研究须重视安全问题
下一篇:兰州砸违章车老先生是咋想的?

4 王号 吴飞鹏 王立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