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正常的“间接批量参引”与不正常的“直接批量参引” 精选

已有 9614 次阅读 2009-9-14 07:32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正常的“间接批量参引”与不正常的“直接批量参引”

武夷山

匈牙利学者Endre Száva-Kováts在《美国情报学会会刊》(JASIS1999年第4期发表论文,Indirect-Collective Referencing (ICR): Life Cours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a Special Kind of Scientific Referencing (间接批量参引:一种特殊的参引方式的生命历程、性质及重要性)。文章说:

在科学论文的“引言”部分,作者们往往在文中某一处提到一篇参考文献以及“该文所包含的多篇参考文献”(the references contained therein,这里的“多篇参考文献”并未正式列出。那么,该文的多篇参考文献就是“间接批量参引”。这种现象已经存在了100多年了。间接批量参引的文献数目往往是直接引用文献数目的好几倍。例如,某文的正式参考文献有18篇,但间接批量参引的高达220篇。由于间接批量参引现象的存在,SCI作为评价工具的重要性就要大打折扣了,因为,间接批量参引的那些文献的贡献被忽视了。

同一作者后来又于2001年和2002年发表两篇论文:Indirect-collective referencing (ICR) in the elite journal literature of physics I: a literature science study on the journal levelIndirect-collective referencing (ICR) in the elite journal literature of physics II: a literature study on the level of communications, 说明这种现象在44种高档次物理学期刊中都存在着。

博主:这是一种正常的“间接批量参引”,但我认为,还有一种不正常的“直接批量参引”。比如,某偷懒作者引用了A文献,一看,既然A文献的内容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就把A文的参考文献BCDEFG……一古脑儿都拷贝到自己的参考文献清单中,尽管连这些文献的摘要都根本没有读过。将未读过的文献列为参考文献, 虽然说不上是不端行为,但也是不严肃的、不能提倡的行为。更糟糕的是,如果A文献的作者也是个懒家伙,对于他/她来说,B文献属于正常的直接引用, CDEFG等已经是拷贝过来的非正常“直接”批量引用了。于是,当读者最终阅读到偷懒作者的这篇论文时,他们遇到的CDEFG等几篇参考文献已然经历了两次非正常“直接“参引。极而言之,更多次的辗转拷贝引用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认真列出的参考文献,对读者起着推荐和引导作用;随便拷贝过来的参考文献,则可能浪费读者的时间。

SCI数据库可以较容易地把自引排除掉,排除掉非正常直接批量参引却是比较困难的。从原理上说,排除这类参引倒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将每篇文章(设为A)后面的每一参考文献都链接到全文数据库去,将每一参考文献之参考文献清单与A的参考文献清单自动比照一下,即可将同样的参考文献找出来。至于什么算是“批量”呢?拷贝了多少篇算是“批量”?只能给一个经验值。这样的做法,即使可能,成本也是很高的。

仅靠技术手段来对付不合适的行为,效果总是很有限的。例如,武大信息管理学院沈阳副教授带领的团队6年前就开发出“ROST反剽窃系统”,该系统已被包括杂志社、出版社和高校等约100余家单位教师和编辑试用。有了这类软件后,黑市上“论文代写服务”的价码就提高了,可见,反剽窃软件有一点威慑力。但是,很快就有人召开如何应对反剽窃软件的“研讨会”。魔与道的交锋,将永远持续下去。

更何况,任何高水平的反剽窃软件,都难免误判;发现某文之参考文献与参考文献之参考文献有大量重合,也不能肯定就是作者拷贝了参考文献之参考文献。切实加强科研伦理教育,辅之以技术手段,才有望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步。



论文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255455.html

上一篇: aesthetic译作“审美的”不妥(外二则)
下一篇:科普大师、生物学家古尔德的《八个小猪崽》书摘

31 张志东 王晓明 毛飞跃 任胜利 郭向云 陈儒军 鲍博 刘进平 蒋永华 李万春 陈绥阳 孙学军 钟炳 杨秀海 周春雷 徐坚 唐小卿 吉宗祥 刘颖彪 熊李虎 吕喆 马乐宽 柳东阳 王力 苏金燕 陈湘明 李学宽 马光文 李泳 郑文达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