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tjava 浮生恰似冰底水, 日夜东流人不知

博文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数学大师

已有 5376 次阅读 2009-9-20 22:2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个人奋斗, 数学大师

 好久没有写博文了,最近总有许多事情要做,无法静下心来写点东西。最近在看一本美国学者贝尔写的《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这位老兄也是有趣,大学本科、硕士学的都是文学,后来博士去学了数学,最后成了加州理工的数学教授,可谓是成功转型。不过,该老兄最大的贡献恐怕是写了一部数学史的名著,该书可以说是我读过的讲数学家最好的著作了。里面通共介绍了30位从古希腊到20世纪初期一些数学巨人,最后一位是康托尔。不过今天我不打算说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而仅仅想简单说说一位大家可能稍微陌生的数学家的故事,因为我觉得这位老兄的人生经历之丰富、才情性格之鲜明,简直可以拍一部传奇大片了。他就是英国数学家,西尔维斯特。


     西尔维斯特出生在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亚伯拉罕•约瑟夫很早便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他们 9个孩子过着艰难的生活.西尔维斯特15岁时才开始上学,最初在一所犹太人的学校上小学,但不久因他拿了餐厅的一把餐刀,企图与一名惹他不愉快的学生斗殴而被开除[性情中人].
    1829年西尔维斯特进入设在利物浦的皇家学会的学校学习.在学习期间,因解决了美国抽彩承包人提出的一个排列问题而得到500美元的数学奖金[15岁就解决了一个难题,天才已经显露].在学校他学习努力,成绩突出.但因他的犹太血统和信仰而使他经常受到排挤,因此他一度离开学校来到都柏林,后来在他的表舅法官基廷治的帮助下,又返回学校继续学习.
     1831年10月西尔维斯特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1833年底因病在家休养,直到1836年1月.西尔维斯特在家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仍顽强自学,1837年1月他参加了学院的荣誉学位考试,名列第二[第1名的那家伙不知道是谁,后来没名气了].但因他拒绝签署英国教会的39条教规,而不能获得学位或竞争史密斯数学奖,也就不能获得该学院研究员的职位.于是他又去都柏林大学三一学院继续学习,1841年在那里获得硕士学位。
     1838年,西尔维斯特受聘为伦敦大学学院的自然哲学教授,成为著名的数学家德•摩根的同事.尽管他早期的论文都是关于光学以及流体和刚体运动方面的,但他在此期间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纯数学方面来,特别是对斯图姆函数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41年西尔维斯特到了美国,任弗吉尼亚大学教授,但时间不长[**该老兄由于一个学生侮辱他,遂要求学校处罚该学生,遭到校方拒绝后愤而辞职(当时美国学校学生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后来,碾转于哈佛、哥伦比亚大学,谋求一个职位而不得(可惜当时不是二战后的美国,数学家得不到美国名校的重视),混了一年多时间,处于失业状态,看来老美的钱不好赚]。
    1843年又返回伦敦.他曾一度离开学术界,在权利与法律生活保险公司谋到一个统计员和秘书的低级职位.但他仍在业余给私人讲授数学,南丁格尔就是他这期间的学生[南丁格尔小他5岁,不知为啥没有选择终生从事数学]。    

    1846年进入内殿法学协会,并于1850年取得律师资格.在这期间他和同时进入林肯法律学会的凯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从事法律业务的间隙,经常在一起交流数学研究的成果。
     1854年,西尔维斯特曾谋求乌尔维希皇家陆军军宫学校数学教授和伦敦大学格雷沙姆学院的几何学教授的职位,但均遭失败[** 老兄挺不顺的 ].
     1855年乌尔维希皇家陆军军官学校的数学教授去世(机遇啊!),于是西尔维斯特继任了这一职位,任期从  1855年6月至1870年7月。[** 从1843年到1855年,这12年间,西老兄都是在做律师工作,远离了数学学术界,本来28岁到40岁是数学家最黄金的年龄,西老兄浪费在打官司上真是大大的可惜了。但是由于他遇到了凯莱,就像俞伯牙与钟子期,二人惺惺相惜,英雄互勉,不仅仅在工作上是同事,更重要的是凯莱也是与西老兄同等级别的数学大师,两人一起碰撞出火花,才能够书写了数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在这期间,他还兼任《纯粹和应用数学季刊》与《剑桥和都柏林数学杂志》的编辑,直到1877年.
    1863年他取代几何学家施泰纳成为法国科学院的数学通讯员.1865年他在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虚根数目”的论文,证明了牛顿符号法则的正确性。
    1870年,西尔维斯特辞去在乌尔维希的职位,并且经过了一场在《时报》上的公开争论,获得了适当的退休金[** 书上说,是被人“逼迫”退休的,看来该老兄性情不改,得罪了很多人]。
    1876年他61岁时又接受了美国物理学家亨利的邀请到美国巴尔的摩担任霍普金斯大学的数学教授[** 远渡重洋,只身来到美国,冒险精神十足,不愧为犹太人!],在那里他讲授不变量理论,开创了美国纯数学的研究.
    1878年西尔维斯特在巴尔的摩创办了《美国数学杂志》,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数学杂志,他为这本杂志写了30篇论文,对美国大学的数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推动了美国纯数学的研究。[当时应该是美国最好的数学家]
    1883年他70岁时,被任命为牛津大学萨维尔几何学教授,于是他辞去霍普金斯大学的职位,回到伦敦.[** 美国人极力挽留,但西老兄可能是想落叶归根吧,想家了。。]
在这期间,西尔维斯特与哈蒙德合作研究反变理论,并在数学杂志上发表了几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西尔维斯特于 1894年80岁时退休,常住伦敦和汤布里奇威尔斯.在他的晚年仍致力于数学的写作,在1896年和1897年初写出了关于复合分拆和哥德巴赫-欧拉猜想等论文 [** 生命的最后时光,仍然在工作].
   1897年3月15日因中风瘫痪去世,享年83岁.死后葬于伦敦的戴尔斯顿犹太人公墓.


 纵观该老兄的一生,作了12年律师,仍坚持研究数学,找工作屡次被拒,中年还被人“逼宫”下课,61岁远涉重洋接受挑战,70跳槽继续革命,83岁还在一如既往的思考、工作,可谓是“活到老,干到老”的典范,在人类杰出科学家群体里,能像西老兄这样终生保持旺盛创造力的真不多见也,该兄之功绩成就学不来,但该兄治学奋斗之精神,真乃吾辈之楷模也!

西尔维斯特小档案:

姓名:James Joseph Sylvester
生卒:1814年9月3日─1897年3月15日,生于伦敦,卒于牛津。
国籍:英国
身高:不详
特征:秃顶,大胡子
婚姻:终生未婚
职业:教师、律师
性格:热情、慷慨、直爽、坦诚、善良
优点:心理素质好,情商、智商极高,精力旺盛
缺点:急躁冒进,缺乏耐心、不够圆滑
爱好:读书、写诗、下棋
名言:诗歌是感觉的数学,数学是理性的音乐。
地位:历史上排名前30位的数学家[** 笔者结合其魅力值,当排进前5名]



谈谈科学
https://m.sciencenet.cn/blog-245255-256827.html

上一篇:究竟什么是科学?(转载)
下一篇:物理学大师的终极之梦

5 杨学祥 郭崇慧 王力 邢进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