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mm2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mm26

博文

科普图书出版的传播学属性

已有 3821 次阅读 2009-11-12 10:21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近日参加交大传媒论坛的会议,大家热议e时代的传媒发展。作为传统传媒的图书出版者,这次论坛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究竟该怎样认识图书作为一种出版传媒的属性。

    图书出版就是大众传媒的一种,这种认知普遍存在于整个中国的出版业。然而,在出版环境、阅读群体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图书出版面临选题内容同质化严重、许多品种格调不高、图书单品种印数低、销售周期缩短等困境,作为出版工作者,应对图书的传播学属性有新的思考,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目前的出版现状。历史上,曾经就有学者并不认同图书等同于大众传媒的提法,如:美国传播学鼻祖韦尔伯·施拉姆在《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一书中,只把报纸和新闻杂志作为大众传播媒介,而并没有将图书作为大众传媒。

    图书产品的内容具有稳定性,它相对于报纸、期刊、网络博客等宣传媒体来说,内容加工的周期要长得多,其传播的信息多是经过精心选择、精细加工之后的信息,是人类多年积淀的深遂的文化成果,而不是取一时的社会流行。今年刚刚推出的第六版《辞海》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新版《辞海》对网络语言的收录采取了慎重态度,例如“超女”“山寨”“雷人”“囧”等网络流行词,就暂未被收录。图书产品的受众与报纸、期刊、网络博客也不太一样,尤其是比较高端的图书,它面对的是需要经过一定选择的群体。日本著名出版家中岛健藏认为,大众传播是一对多的传播,而图书出版传播的基础是一对一的传播关系。

    单纯强调图书的大众传播属性,在出版实践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出版商无限地放大受众的浅层次阅读需求,各种“快餐文化式”的图书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出版商追求传播和制作速度最大化,缩短图书的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直接导致图书内容缩水、质量滑坡等负面效应。

    大众传媒“大量复制——大量销售”运作逻辑的物质基础是发行收入加广告收入的盈利方式。而科普图书出版文化选择的社会功能,决定了许多承担文化传承重任的学术著作是属于小众读物,注定不会有较大印数。按大众传媒的运作逻辑,许多质量上乘但注定不会有大印数的学术类书稿将无法出版。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8739-270429.html

上一篇:转一篇韩寒写的文章,啥也不说了
下一篇:带你认识颅相学,(《谁动了爱因斯坦的大脑》)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