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men Univ. _Tony的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jszhangtong 纵览科技人文,胜似闲庭信步

博文

人文社科领域学术研究的时代变化

已有 3749 次阅读 2009-11-15 20:43 |个人分类:科技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学术研究, 人文社科, 时代变化

 

 

 

目前的时代是一个东西方文化逐渐融合的时代,这一特征在中国越来越明显,因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加快,经济与文化影响力明显上升,外部世界会更加愿意加强交流,内部也有实力走出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通过文化上互相学习而导致共同性日渐增加。

站在国内背景下面,探讨学术研究与时代变化之间的关系,之所以认为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原因是长期以来经过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对于西方过去主流的学术文化非常了解,逐渐能够做到接轨,至少在形式层面。以此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思考未来世界的学术文化走向,并将之作为个人行为的指导思想。试图明确未来学术研究的基本价值导向,目的是想使学术研究在越来越开放竞争的世界中,既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又不受或少受社会的负面影响,取得它应该取得的成果。

这里面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在开放社会中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人员如何才能够既不脱离社会,又能够适当超越社会,保持自己的价值理念,科学地、理性地、连续地从事研究工作,设法摆脱单纯功利思想带来的片面行为和易动摇迷惑的心态。

 

 

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可能很宽泛,主要是想解析一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人文社科研究。目前所谓的时代变化似乎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全球化和金融危机以及产业结构转型之类的。不过,经济因素和广义社会因素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会影响到文化教育和科学研究,例如最近的一个现象是,据称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关注教育培训产业,认为这个市场会比其它实业更加有发展潜力和投资回报潜力。当然这里不是要谈经济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因此笔者强调的是另外一种影响方式,即由于竞争开放带来了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职业结构的变化,同时带来了个人进入各种职业的方式的变化,具体也体现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人员的变化方面。

任何领域只要关注效率,竞争就不可避免。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内部的竞争不断强化,究其根源是除了存在对外的物质资源获取竞争之外,也存在内部资源的分配还有个人地位的竞争。竞争外部资源导致学校管理层提出越来越高的绩效考核标准,竞争内部资源和地位导致学术研究人员在各自发展中做出不同选择。因此无论是源自外部还是内部的竞争压力,都将转化为更加激烈的学术竞争。学术是个宽泛的概念,有很多种选项,所以学术研究者个人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事情。时代变化对于研究者的竞争出发点、竞争策略、竞争过程和竞争结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时代的特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它如何影响到科学研究的价值问题。按照笔者并不完全的看法,国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有比较典型的四种模式倾向,即探究基础规律型、文献累积型、理论联系实际型、社会中立批判型。哪一种方式更好,彼此谁更重要,涉及到研究的价值观,一直都有争论,过去国内由于社会历史因素影响而时常有所偏重,或存在明显的舆论导向。在西方对这个问题比较宽容,学术自由的传统使得这个选择权交给了研究者本人。

目前国内高校中四种倾向的研究活动同时存在。第一,出于学校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满足各行各业政策咨询的需求,再加上学术研究者个人受到社会重视实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各类研究人员不论是老中青都较多地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式。第二,随着中国社会领域的深入改革,包括知识阶层在内各界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和可能性不断提升,正出现中立地批判社会问题的研究倾向,这一点从当下知识阶层积极与媒体发生关联可以看到端倪。第三,开放竞争给从事纯学术研究的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制造出了不确定性的压力,使得他们产生了保障学术工作不受干扰的要求,反对功利性的绩效评价,倾向于持续的文献积累工作。第四,西方研究人士的价值倾向开始对国内产生影响,前面三种研究价值取向传统上国内就有,而接受西方大学“认识论哲学”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人,倾向于将学术自由的内涵放在纯粹认识层面,强调通过创新研究揭示事物本质,既反对偏重数量的文献累积型学术研究方式,也不热衷于以干预社会发展为取向的社会批判研究方式,也不喜好选择理论联系实际的“功利”研究方式。它实质上选择了创新性(开创性)的基础研究。

从观察高校现象中发现,时代变化造成的现实影响之一是,学术研究难以“闭门治学”。不论是哪一种研究模式,都面临着外部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压力,获得外部强化对研究者而言变得很重要。例如,理论联系实际型、中立批判型不害怕被批评为比较功利,而是期待有及时的社会评价来推动进一步的研究行为。文献积累型则表现出缺乏强力进取心,需要有比较正面的圈内评价来维持。只负责解释现象和规律的基础性研究重视过程,但需要外界对其研究大方向的某种肯定。

由此造成的共同问题是,现在国内高校年轻一代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员,对于需要艰苦和勤奋没有任何怀疑,但对于无法得到正面及时评价包括业绩的评价则难以忍受。对于个人而言可能导致两种选择,一种是转而寻求不完全合理的手段来获得肯定和成绩,另一种是灰心和士气低落。实际上在欧美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年青人因为无法在一个自认为应取得成功的阶段获得实际的回报,而对学术研究工作感觉到失望。看来开放竞争使人不甘寂寞,倾向于与他人比较得失或依赖舆论巩固自信心。

 

 

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观察,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看到以上四种研究模式的客观存在。不过,通过了解研究群体的情况并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虽然各种研究模式都已经存在,但是却不意味着它们是主体自觉的产物,往往是研究者在自发或摸索中逐渐形成的个人风格,而不是因为能够把握未来研究的趋势然后做出的选择。以下略微对于提及的四种研究模式做一些现实评价。

各种研究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性。例如,基础研究型秉持认识论哲学,更加符合西方学术自由本义,选择课题一般上属于能够长久持续实施的项目,但是因为它实质是创新性(准确讲叫开创性)的基础研究,而不只是文献累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都适用,可能由此会限制自己的研究工作范围。

理论联系实际型的优势是将理论研究经过细化、特殊化之后,具体到某一个局部的研究地区、局部的研究对象,又或者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合作,获得质性的、局部的研究成果,成果不一定形成一般性理论,也可能就是对研究对象具有意义。其缺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本来是要帮助研究对象在变化的世界和发展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看清发展中的问题,减少不确定性,但是由于实际情况始终是要快于人们的观察和研究,所以常常呈现马后炮或者是很快失去指导价值。

社会批判型的优点是它自身也许不需要大量的理论储备,而是强调分析评价的能力,只破不立或者破大于立当然是相对容易的事情,因此短平快效率高。不过其缺点也源于此。曾经有人观察之后说,在媒体上出现的参与社会评论的学者很多是年纪较大的人士,原因也许是批评者往往依靠的不是整套先进的理论,而是一种丰富的经验和公众信服力。要么投身社会批判的就是观点较为激烈的人士,能够引发广泛的社会争论。现在人们在信息开放、知识扩散的情况下,都有相当好的分析判断问题的基础,所以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听取他人的评价。研究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研究者如果沉浸于社会批判,难免将大量本可放到建设性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评论现实上。

基础研究型是过去西方建立起来的核心学术文化,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比较能够得到贯彻,本身好虽好,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常常难以实施。有时人们似乎找不到合适的、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方向。笔者粗浅地觉得在通常情况下,即使想要发挥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还是可以从侧重社会批判转向社会构造包括理论上的构造,例如西方的那些未来学家托夫勒、费里德曼之类人士采用的预测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式,它的优点是既能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成果,又将眼光放在发展上,不局限于当代正在发生或占主流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你不去研究它照样有许多人具体在完善它,而是试图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方向。随着中国地位的上升,中国的思想文化似乎也有机会处于世界的前列,这样的一些研究的价值慢慢就会凸现出来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96-271235.html

上一篇:青年如何经营人生和事业(二)
下一篇:科技产品消费对文化发展的制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