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忆江南 天下虽安,隐忧重重

博文

奥巴马仅接受南方周末专访的两则评论

已有 4687 次阅读 2009-11-20 14:42 |个人分类:转贴转载|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评论, 奥巴马, 专访, 接收

 
南方周末报道象征意义非凡     北京媒介新思维工作室 
   刚看到联合报网站上中央社下午的报道《南方周末专访欧巴马 至今未能出刊》,下楼取回订阅的南方周末,赫然在第二版上就有专访奥巴马的报道。而在本期南方周末头版,由有《奥巴马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的黑体标题!由南方周末总编及一记者出马,专访奥巴马,但内容呈献上,仅在半版篇幅,大约不到三千字。显然这是一个妥协的结果。中央社的报道称ZXB不让出版,最终或许选择只是登一些不痛不痒的报道以示抗议。这应是我们可以想见的结果。而只要专访字样出在报纸上,无论两百字还是一千字,已然是大大的胜利。
    在本人看来,这是注定要写入中国新闻史上的大事:那就是全球瞩目的美国总统,初次到世界最古老的国度——中国访问,没有选择中央级官方媒体,而是选择了一家地方媒体接受专访,其象征意义确是需要大书特书的!本人认为,其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首先体现了奥巴马对中国官方媒体的话语体系极度不认同。其主要担心在于:提问及编辑、播出的自我审查影响到真实本意的传达。 
    这直接说明了,中国官方的新闻传播以宣传为导向引起了不少恶果。虽然会有间断性的改良,但这样的印象不仅影响到西方普通人,也影响到奥巴马的智囊团。同时也说明,上述印象也是奥巴马本人潜意识里有的。
    二、正如奥巴马在上海回答关于TWITTER使用这一问题时,提到了互联网信息自由的问题。这也证明他本人对中国在线与线下的信息流通自由持谨慎甚至怀疑态度。其可贵的地方在于,作为一个美国总统,他选择不由官方媒体来发声。这应该也是史上美国总统唯一的总统在新闻采访中的率性之举。作出这样的举动,应该不是奥巴马给美国民众作秀看。若真要视作“作秀”,可以说是用行动向中国普通民众上了一堂无形的课程。课程意义在下一条。   
     三、在中国,南方周末奔突二十多年,曾以“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而“一纸风行”。近年来,它开始致力传播一些普世价值。虽然有保守派甚至极左派有争议外,但它对公众的启蒙功效,应逐步发酵,促使更多的草民向公民身份转变。
     正是基于此,其媒体形象显然与官方媒体姿态全然不同。即令在言论尺度松紧更替的国度,它往往能通过变通的方法努力突破,并有不少喜人的战果。这应该是奥巴马选择南方周末进行独家专访的最大理由。
    正是从这个角度,本人想特别提出,在中国,地方媒体仍是充满希望的。如果我们不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帮凶,也不是平民百姓花边新闻的提供者,而是扎向中国最深、最广的现实中去,为民“鼓与呼”,那么这样的工作是可以彪炳千秋的。这样的媒体,甚至不需要奥巴马点名专访,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们民众心中的灯塔,早晚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丰碑。
     
    四、 奥巴马仅接受南方周末专访,这是庶民的胜利,也是部分人的耻辱!他们的耻辱在于:虽有强势的支持,获得强势的地位,却没有对等的公信力!“很黄很暴力”、“心神不宁”,“1001检测关”,还有那烧掉众多民脂的大火,让公众对所谓的国家级媒体已然产生了最大程度的反感。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这也是国家形象传播战略的一大挫败。对一些人来说,败得不明就里,或许骂一声“奥巴马这浑小子不按常理出牌”。可他们压根不知道,何为“常理”,却以为自己辞典里的定义是全世界是正确的定义。只不过,奥巴马手里也有自己的辞典,也有关于“常理”的定义。

新加坡《联合早报》:奥巴马接受《南方周末》专访 引发言论自由议论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的四天国事访问前天结束了,但是美中两国有关言论自由的博弈还在进行。奥巴马离京前接受以敢言著称的广东媒体《南方周末》独家专访,还给该刊写信表达对自由媒体的支持。
      专访刊发昨天出版的《南方周末》,但是在官方干预下,报道内容在网上传播受到限制。网民能通过《南方周末》的网站,点开扫描成电子版的专访版面,此外其他网站的转帖非常少,或者打不开。《南方周末》也没有将访问放在其网站首页。
  奥巴马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昨天成为国内自由知识分子议论的话题。据了解,奥巴马是在美国驻华使馆建议下,点名接受《南方周末》采访。美国在奥巴马访华日期临近时才通知中国要求安排,中国外交部接着通知《南方周末》从广州总部派人上京专访奥巴马。
  从见报的稿件看,这个特别安排的专访在内容上并没有很大新意,也回避了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
  访谈主要显示奥巴马对中美合作的充分肯定。他说,外界将很快看到两国间广泛的战略关系,中美会在所有的问题上紧密合作,从气候变化到防止核扩散,从应对恐怖主义到世界贫困、粮食安全等等。”
  他表示,稳定和繁荣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也可以帮助确保亚洲的繁荣和稳定。唯一可能阻止上述积极性结果出现的是中美双方相互误解和错误推断,因此中美要进行经济对话、安全对话。
  这篇内容平稳的文章,却受到限制传播。有网民指出,奥巴马没有选择官方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而独挑不时被官方批评的《南方周末》,这说明了奥巴马对中国新闻管制的批评,表现了美国对资讯自由的态度。
  奥巴马本次访华被普遍认为“温和”,甚至被批评为“过于忍让”,在人民币汇率、伊朗制裁、人权课题的表述上太温和。据美联社报道,中国这次未如过去一样,在美国总统访华前释放异见人士,反而在奥巴马在华期间加紧了对维权人士的监视与行动限制。
    不过,谨慎的奥巴马也利用了正式会谈外的机会公开表达美国的立场:一是在上海与青年对话时批评网络审查制度,其次是接受《南方周末》专访。
  奥巴马前天还发给《南方周末》一封信,重申美国期待持续发展两国关系,又肯定该报对中国重要政策的分析。他说:“受良好教育的公民是一个高效政府的关键,而自由的媒体对于公民的见识贡献良多。”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12-272477.html

上一篇:奥巴马接受南方周末独家专访
下一篇:关于孔老夫子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十点意见

5 武夷山 李小文 陈儒军 王号 肖寒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