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4)

已有 2812 次阅读 2009-11-30 11:13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四、广告、传媒与政府

全球性传媒体系赖以生存的手段之一便是广告,没有广告商的巨额广告费,全球性传媒体系的生存是难以想象的。广告将它们与全球性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广告业也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几家公司所把持,广告在开拓新和建立新市场的作用绝非小可。对于那些诸如宝洁(Procter & Gamble)和耐克(Nike)这样的大公司而言,全球性的广告宣传是它们商战中的一支生力军。与经济全球化一道,广告在全球范围的增长率要大于GDP的增长率,增长最快的地方是欧洲和拉丁美洲,尤其是东亚地区。仅就电视广告而言,这个速率还将保持下去,随着复杂的受众研究成果的问世,广告商(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广告商)获得了重要的人口学数据,这将使广告更加有的放矢。

在欧洲、亚洲以及世界各地,电视也正迅速的起着这种主导文化的作用,然而,电视这种文化主导的地位在美国已有二、三代人了。最近的研究表明,欧洲人的电视消费水平从未赶上美国人,但是欧洲人现在花在看电视的时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4—10岁的法国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二小时,仅为美国同龄儿童看电视时间的一半。

跨国公司的广告为世界性的商业电视的崛起提供了动力源泉,例如,亚洲电视网美国道琼斯出版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所拥有的ABN-CNBC电视台,半数以上的广告来自这两家大公司。与美国稳步增长的市场相比,世界市场的增长空间还是相当大的。即使是欧洲已经发育的市场,大部分国家人均花在广告方面的费用还不到美国人的一半,增长空间可见一斑。如果仅欧洲诸国(先不提世界其他国家)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即GDP的2.1-2.4%花在广告上,那么全球的传媒业的收入便会呈指数增长。

然而,这一点也不应被过分夸大。非美国的市场,尤其是那些发育不完全的市场的风险还是相当大的,因而在产生利润之前要有耐心。在“第一板块”的传媒巨头均在美国有很强的势力,但美国绝对是最大和最稳定的商业性传媒市场。这也是贝塔斯曼名列第一板块的原因所在,因为它在美国的音乐、杂志和书籍出版都名列前茅。这家公司期望其160亿美元的产值将有40%来自美国。正如英国皮尔逊电视台的首席执行官所言,要想成为世界级的传媒公司,就要在美国市场做大。这是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一个企业如能在美国市场上站住脚,甚至能做大,就等于进入了“分蛋糕”的行列。

仰仗着其巨大的广告收入,传媒巨头获得了相对于政府的较大的独立权利。美国在国际事务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美国的这种做法,各国褒贬不一。一旦美国传媒报道了与其他国家的批评和指责的消息时,人们也往往将其与美国政府联系在一起,比如认为媒体的一些反华表现是直接受美国政府指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美国的国情不了解的缘故。

从经济结构上讲,美国政府绝对不参与企业的具体运作,经济经营完全由大大小小的私人企业去完成。美国立国的一项原则就是政府只管社会环境的公平和稳定,而不直接参与社会本身的经营活动。媒体是美国企业中的一个最受瞩目的行业。受价值观和利益驱动,美国媒体无孔不入,到处所罗消息,经常不断地往人脸上抹黑。由于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媒体都由政府控制,人们也自然把媒体的责任统统推到美国政府身上,认为政府不对媒体严加管理。实际上,美国媒体与其他美国企业一样是私人企业,不受政府的控制。因此,在言论法表上,左、中、右各种观点都有。只要不违法,政府根本没有权利对媒体及其内容加以控制和干涉。如果政府想加以干涉,媒体会毫不客气地援引宪法来组织政府的干涉行为。其结果就是美国政府自讨没趣。美国政府不仅对媒体的报道无可奈何,而且还要受到包括民众在内的各种利益集团通过媒体来监督政府的言行与政策实施。由于美国政府对内没有自己的媒体渠道,如报纸、电台或电视台,它只能通过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向公众宣示和解释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政府还要设法讨好媒体。因而,也有人批评美国政府对媒体的过分迁就。这也是美国政府无可奈何之处。不过,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各大媒体也要听命于美国政府的“喝令”,这就是美国政府的高明之处。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275026.html

上一篇: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5)
下一篇: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3)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