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3)

已有 3039 次阅读 2009-11-30 11:14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商业传媒集团, 好莱坞大片, 商业传媒集团

三、错综复杂的“团块”结构

传媒巨头在国际市场上得以伸展其手脚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上存在于传媒巨头的企业结构之中。财团的经济增长、市场的寡头垄断以及各大传媒集团相互结盟与业务的合作,使国际传媒巨头形成了“团块”式结构,表明全球性传媒企业已经完成了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型,从在经济规模上做大做强,转向在经济范围上做宽做多。由此而不断地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法,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迪斯尼和时代华纳这样的公司在最近的十年当中规模已经翻了三番。

国际大型传媒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有三种模式,一类是横向整合的模式,如时代华纳、迪斯尼维、维康;另一类是纵向整合的,如贝塔斯曼、默多克新闻集团;第三类是其他行业在传媒业的分支,如索尼、阿谢特等。为了垄断市场,达到利润最大化,国际大型传媒企业之间也通过相互持股而进行渗透,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各个公司的业务相互“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这种“团块”结构也为进入新兴企业进入市场设置了壁垒。

第一板块的企业之间相互持有股权,一个公司可以拥有另一个公司的一部分,或交叉出任董事会的董事。从而使各大集团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体系。正如新闻集团的老板默多克所言:“我们现在可以联合,或者我们可以互相消灭后再联合。”九大传媒巨头的这种关系如下图所示:

对于处在第二板块的传媒公司而言,相互之间建立联盟也同样是必须的,这样做可以减少竞争和风险,提高利润率。正如西班牙最大的传媒公司Sogecable——欧洲12家最大的私人传媒公司之一——的首席执行官所言,这些公司的战略“绝非是与那些国际性的公司竞争,而是加入其中。”对于第一板块的公司而言,它们也很少在一个新的国家发动一场新的冒险,相反它们将那些执牛耳的国家级传媒公司当作合作伙伴,因为这些国家级的公司在处理公众事物和与政客打交道要比第一板块的公司更有优势。

总之,全球的传媒市场的状况表现为即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在于某些集中的寡头市场,在某些市场上它们是互为补充,在另外一些市场上,又是合作伙伴。正如一份贸易刊物的标题所表明的:赚钱而非战争。由此可见,全球的传媒市场更像是一个卡特尔而非竞争的市场。

从技术手段上说,大型传媒企业集团已经实现“媒体汇流”,即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使用,其发展的方向是全方位服务网络。所有的传媒巨头几乎在媒体的各个领域都有业务,如电影制片、图书出版、音乐制作、频道经营、网络开发、零售商店、主题公园、杂志报纸等。这些传媒巨头的整体利润要大大超过各媒体的部分之和。例如,一部电影,如我们熟知的美国大片《泰坦尼克》(Titanic)还可以有音乐、图书、商品、电视剧、光盘、游戏以及主题公园所谓“副产品”的收益。有时这些“副产品”甚至超过其主要产品。如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的主题歌已经与电影没有多大关系而成为经典,这种附加的文化价值有时决不是经济效益所能反映出来的。对于没有持有这些传媒巨头股份的公司根本就无法在这个市场上与其进行竞争。这便是全面铺开的范围经济的基本内涵。


九大传媒巨头的“团块”结构示意图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275028.html

上一篇: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4)
下一篇: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1)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