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1)

已有 3388 次阅读 2009-11-30 11:15 |个人分类:评论述评|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商业传媒集团, 好莱坞大片

按:2009 年11月13日,美国好莱坞大片《2012》在全球同步上映,该片票房已超过2.8亿元人民币(约4000万美元),而这个成绩远远超过了法国的3100万美元。凭借这个票房表现,中国成为《2012》除美国本土外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电影集团新闻发言人翁立说:“实在是很大的惊喜,我们都没想到能冲到这么高。”翁立说,“这是除《变形金刚1》和《变形金刚2》后,第三部在中国的票房成为海外市场No.1的好莱坞大片。”这部好莱坞的灾难片之所以受到国人的追捧,主要是添加了不少的中国“戏份”(时下称“元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这篇博文将分五个部分对此现象做一剖析。

一、战略获利期的产物

文化领域在我国向来被视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是完全正确的,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把自己本国的文化领域和文化传统看得很重。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何“盘活”本国的文化资源就是另外范畴的事情了。这方面,国际上的商业性传媒企业的经验对我国文化发展的确具有借鉴作用。要想认真应对挑战,就必须了解对手。本文便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所谓“全球媒体巨无霸”的产生、发展以及运作方式作一番粗略的考察。

上世纪末世界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对美国来说,他们是“冷战”的获利者,他们对自己的“胜利”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论从经济、政治、文化诸多方面来说,他们认为未来25年是其所谓的“战略获利期”。在90年代之前,传媒行业基本上处在国家控制之下。90年代之后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即出现了全球性的商业传媒市场。全球性商业传媒企业由九大传媒巨头所把持,俗称“第一板块”(first tier),这九家传媒集团有五家是美国的公司——时代华纳(Times Warner)(不久前由美国在线公司(AOL)购并,此后该公司又购并了英国的百代唱片(EMI)公司)、迪斯尼(1996年购并了美国三大电视网美国广播公司(ABC))、维康(Viacom)(最近购入中央广播公司(CBS))、通信公司(TCI)(最近由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购并)、通用电器(GE)(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全国广播公司(NBC)的母公司,与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合办MSNBC)。其中有四家的总部设在美国之外——贝塔斯曼(Bertelsmann)、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索尼(Sony)和西格拉姆(Seagram)。但这些公司主要仍无法摆脱美国人影响,比如贝塔斯曼的兰登书屋(Random House)、矮脚鸡(Bantam)和杜布代尔出版(Doubleday)公司、新闻集团的二十世纪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索尼公司的哥伦比亚唱片(Columbia)公司、西格拉姆的环球影业(Universal Studio)公司等原来都是美国的公司,这些公司一方面要在美国经营(即占领美国市场),另一方面,又离不开美国人的经营,要想占领美国市场就必须在人才、观念、经营方式上迎合美国市场的需求。因而,不论股东是日本人还是比利时人,也不管公司总部是设在纽约还是悉尼。正如贝塔斯曼的首席执行官米德尔霍夫(Thomas Middelhoff)所说:“有人认为由一家德国公司控制15%的美国出版市场是不合适的,但我所要声明的是,我们不是外国人,我们的身份是国际性的。我只不过是一个持德国护照的美国人而已。”

全球性媒体市场主九大跨国公司均为名列全球五百强的名单公司:它们是排名第一位的通用电器(NBC的母公司)、排名第16位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TCI的母公司)、排名第76位的时代华纳、排名第103位的索尼(索尼娱乐公司的母公司)、排名第184位的新闻集团、排名第210位的维康公司和排名第274位的西格拉姆(环球影业的母公司)。在九大传媒巨头中,只有贝塔斯曼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如果也将其排名的话,它肯定也会是500强之一。总而言之,这些公司均为全球财团的精英。同时,它们也是高度集中的产业,拿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来说,它一年的销售额为排名第50位传媒公司的50倍。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九大传媒巨头与其他传媒企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拥有全球性的分销网络。它们有能力将其生产能力与分销网络结合起来。比如说,这九大传媒巨头所控制的五家音乐公司占领了世界音乐市场的80%。主导好莱坞票房收入的所有制片商都与这些传媒巨头有关。

与九大传媒巨头所构成的“第一板块”相对应的是数十家所谓的“第二板块”(second tier)的传媒公司,它们是国家级或地区级的传媒巨头。在“第二板块”中大约有半数公司来自北美;其余的则来自西欧和日本。这些公司通常可以进入全球1000强的行列,每个公司的收入基本超过10亿美元。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275032.html

上一篇:从好莱坞大片《2012》谈开(3)
下一篇:信息哲学在中国(二)

2 武夷山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