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暖冬”论断令人麻痹

已有 3318 次阅读 2009-12-14 13:21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厄尔尼诺, 冷冬, 暖冬, 拉马德雷

“暖冬”论断令人麻痹
2008-02-22 09:28: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北京) 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今年‘暖冬’已成定局”,打开网络搜索引擎,用“暖冬”作为关键词进行新闻搜索时,类似这样的新闻标题并不鲜见。而打开这些报道仔细看,大多报道刊发于2007年刚入冬的那段时间。

  如湖北某报就在2007年11月30日的报道中写道,“连日来,早晚出行的人们在感受到冬天寒意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冬日的暖阳。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我省的气温将属‘正常偏高’。这意味着我省自1986年以来持续了21年的暖冬历史还将延续。”

  而广州某报也在2007年12月18日的报道中写道:“尽管12月已经过了一大半,但广州市民却迟迟没有进入‘冬季’。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吴兑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全国从华北到江淮,再到华南的整个区域,‘暖冬’已成定局。”

  另有一些媒体,则直接使用“暖冬如何如何”的标题,报道“暖冬”中的种种自然气候特征及动植物的反应。

  但没想到,2008年1月初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普降大雪,形成了延续20多天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受冰雪灾害肆虐的同时,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既然是暖冬,为何又会有冰雪成灾?“暖冬”论调是不是麻痹了人们?

  批评者认为,刚刚入冬就到处可见暖冬论调,让人们早早放松了警惕,过于乐观地准备欢度春节了。

  本报读者、江苏省溧阳市埭头镇居民涂俊明给本报发来邮件说,“就在这大自然‘翻脸’的前不久,一些‘预言家’们还在振振有词地宣称:今年冬季是暖冬!理论根据是大气层变暖,南极气温升高,冰山风化等”,“这种‘高论’一经媒体传播,人们都会哗然:这些人难道也算是科学家?”

  “最好多些探索,少些结论。气候问题要若干年后才兑现,天气预报明天就兑现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学专家钱维宏对本报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暖冬”之所以能成为定论,与近年的热词“地球变暖”紧密相联。近年来,“地球变暖”在媒体的持续报道下,越来越为公众关注,特别是当“地球变暖”与“人类活动”被证明有紧密关系时,这个话题更是升级成政治和经济层面的重大话题。

  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巴黎发布报告称,“在过去50年中,‘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让“地球变暖”的话题和关于环保的讨论更趋热烈。

  正是基于此,经过几个暖冬后,不少专家和媒体便早早地作出了“暖冬已成定局”的结论。

  “公众和气候与天气信息的使用者希望预报得越准确、越到位越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使用者作出的决策是有代价的,但预报制作者明白,不确定性来自观测资料的误差不确定性,方法的不确定性和计算误差的不确定性等方面,预报的准确性存在着信度,要求越高往往信度越低。”钱维宏说。

  钱维宏强调,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谁说预报水平多高,就是骗人,谁相信预报水平多高,也是假的。“天气预报存在不确定性,气候变化更存在不确定性,给出非常确定的结论,反而可能会误导公众和舆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地球气候变暖是个长期的趋势,一些机构仍在今年入冬前预测2007年冬天为偏暖,毕竟数据统计意义上的冬天要到2008年2月才结束。“今年冬天的温度状况还要等待观察值出来,过早的暖冬论调肯定是比较草率的”。

  然而,媒体急于抛出不成熟的预期论断也遭到公众的批评。涂俊明认为,尽管目前人类对观天测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但也只能预测一部分气象变化,还没有达到完全驾驭自然,乃至控制自然突发现象的水准,出现预测与判断失误是完全可能的。

  “问题在于,我们一些社会传播环节常常出现‘误读科学’现象。”他说,就拿“暖冬说”与“寒冬说”看,就充分说明一些媒体对科学报道的轻举妄动。明明是一些科技人员的一孔之见,提前分析预测会有暖冬迹象,而远不是科学部门的结论性意见,就发报道形成“今年暖冬”的舆论氛围,误导了人们对冬季生活的必要的心理预期与物质准备。

  这种看法也得到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迎的认同。她说,要做到气象报道的科学性、准确性不出大的偏差,同时把报道做得吸引人,能够向公众提供全面广泛的知识,这些目标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媒体如果过于追求一个角度,就有可能失去科学基础。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http://news.163.com/08/0222/09/45A0H4N0000120GU.html

拉马德雷突变:今年暖冬几率增大?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57年、1969年、1972年、1976年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北方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冷害;1955年和1964年的拉尼娜年,1957年、1969年、1972年、1977年的厄尔尼诺年中国南方低温冻害也很严重。

        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处于2000-2030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暖冬的预测缺乏根据,冷冬的威胁值得警惕。2008年1月发生的中国南方冰雪冻灾验证了这一规律。


                             图1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

参考资料:

今年暖冬几率增大  

来源:扬州日报  时间2009-12-10 00:00 
  扬州网讯 (记者 丁云)今年又是一个厄尔尼诺年。据气象专家介绍,从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洋大气就进入了厄尔尼诺状态,目前海温偏暖已持续6个月以上,这就标志着一次厄尔尼诺现象完全形成。厄尔尼诺或多或少将影响我们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今年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了。

  老天脸色有些“看不懂”

  今年6月25日入梅,入梅时间15年来最晚;7月下旬我市平均气温只有25.2℃,50多年来最凉爽;今年10月1日—25日降雨量近30年同期最少;今年11月11日入冬,比去年入冬早了一个多月,而秋天压缩到只有1个月零4天;11月初,罕见寒潮天气来袭;11月15日夜里至11月16日,出现40年来并列最早初雪……多变的天气,让一些看天吃饭的老农都直呼“看不懂”。

  是厄尔尼诺导致了天气“不太平”吗?气象专家指出,这些天气状况仍在正常范围内,是不是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还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厄尔尼诺年暖冬几率高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并将至少持续至2010年春季。”专家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的影响可能要到明年,但发展趋势会逐渐衰退。

  就往年厄尔尼诺出现的影响来看,以往厄尔尼诺年中,我国出现暖冬的几率很高。今年会不会是暖冬?有专家称,今年出现暖冬的几率增大。气象专家表示,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一般是12月到次年1月、2月,目前才进入12月不久,平均气温在正常范围之内。目前对于天气长期预测还比较难。

  厄尔尼诺现象既会导致洪水,又会引发干旱。曾有气候学家警告说,随着全球厄尔尼诺现象的开始以及其加剧全球变暖影响的事实,未来几年里恶劣天气将会频现。

  今明可能有雾能见度低

  昨天一整天,我们都处于蒙蒙的雾气之中,感觉“边下雨边起雾”。据市气象专家介绍,当天偶尔飘起毛毛雨并伴有雾。为什么会下雾呢?专家指出,由于北方没有冷空气下来,加上暖湿气流旺盛,空气中水汽充足,大气稳定,易出现雾。根据目前的气象资料分析,近两天可能有雾,能见度较低,请大家注意出行安全。

    资料链接 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是赤道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会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结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又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当海温偏暖距平指数超过0.5℃且至少持续6个月时,则定义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http://www.yznews.com.cn/news/2009-12/10/content_3041360.htm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1-17 8:24:02

 
暖冬与冷冬:30年经验pk60年周期 
 
30年的经验:

1977-1999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暖位相时期,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发生暖冬,特别是厄尔尼诺与暖冬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0年的局部经验表明,厄尔尼诺年中国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大,因此,不少气象部门认为2009年6月开始的厄尔尼诺现象将给中国带来暖冬。

60年的拉马德雷周期:

1947-1976年为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发生了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2009年提前一个月入冬,再现拉马德雷周期。气象台不研究拉马德雷现象使暖冬和冷冬预测处于是是而非的尴尬境地。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周期为50-70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1889-1924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25-1945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1946-1976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石家庄市54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降雪再现了拉马德雷周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157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822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278536.html

上一篇:农业部部署甘肃等六省防御强降雪工作:关注16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厄尔尼诺进展:2009年12月7日和14日海温异常(矩平)比较

4 吴飞鹏 钟炳 吕喆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