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剑录——品评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jianlu 仙鹤已随白云逝,只留明月照清心。

博文

扩招与就业(仿鲁迅《文学与出汗》)

已有 4284 次阅读 2010-1-16 21:33 |个人分类:我的世界观|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鲁迅, 就业, 扩招, 文学与出汗

北京的教授对人讲扩招,以为扩招当成为高校永久不变的特性,否则便不久长。例如美国,普林斯顿和别的几所大学是永久不变的常青藤,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不这样,就都消灭了云。

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美国有许多先前的大学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扩招的原因。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都是因为不扩招的原因了?

只要扩招的便是好大学,只要失业的便是自己没学好;抢得天下的便是王,抢不到天下的便是贼。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大学论欤?

而且,扩招是永久不变的么?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如果人口真在发展,扩招就只能一直延续下去。大学毕业才失业,和高中毕业就进入社会,有什么差别,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的,则现在的政策,恐怕未来的人也未必会明白。要永久的扩招,实在难哪。

譬如找工作吧,我想,似乎于古有之,于今也有,将来一定暂时也还有,该可以算得较为“永久不变的人性”了。然而“有背景的”找的就是好工作,“工人和农民的儿子”找的就是干苦力。不知道倘要办长留世上的好大学,要充长留世上的教育家,是多招高干好呢,还是众生平等的好?这问题倘不先行解决,则在将来教育史上的位置,委实是“岌岌乎殆哉”。

听说,例如英国,好大学,先前是大抵办给贵族们上的,其中自然是贵人多;到十九世纪后半,受了美国大学的影响,就很有些臭汗气了。那一种的命长,现在似乎还在不可知之数。

在中国,从教育家听论道,从政治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罢。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5974-287854.html

上一篇:谈谈我对计算机博士的困惑
下一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3 吕喆 秦慧萍 djiang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