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成功一定在学术? 精选

已有 5941 次阅读 2010-3-19 02:28 |个人分类:消防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成功, 基础教育, 教育改革

                 成功一定在学术?

看了武夷山老师的博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4097),心中又生感慨,光从学术比较会有偏差,因为美国人并不看重走学术之路,而外国人又只好走学术之路,遂有差距。

什么是成功?自古华山一条路,成功一定在学术?看老师的博文,以及很多人对美国基础教育的评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一点。盖茨连一个本科学位都拿不到,为什么人人都要向他致敬呢?中国人口那么多,未来需要的是就业率呢,还是文章发表率?就业率靠的是创造机会,发表文章有可能创造就业率,但还远远不够。

美国的基础教育成功之处在于,培养了很多企业家。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企业界,那么美国本土培养的人才一定大大超过外国培养的人才了。外国人为什么那么容易在学术界成功,不就是因为美国企业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外国人不易在企业界获得成功这两点么。中国的市场很大程度上还是操纵在美国学生的手里,虽然你可以用行政的力量把谷歌赶走。搞清楚这一点,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攻击美国的基础教育了。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发表文章?还是创造社会财富?虽然发表文章有可能创造社会财富。

中国的教育改革,一方面要提拔有特长的人才,这一点无须多说,国内已经开始动手改革了。另一方面是培养兴趣,让人很早定下职业目标,不至于中途改行而浪费青春。对此我的深切体会是,美国人的职业目标定得早,功夫深,螺丝钉精神超过国内的学生。大部分美国学生是自己选择的职业,也会贯彻下去,从一而终。国内总是在标榜美国学生随意改换专业,问题在于,美国学生换专业,还是比国内学生成功?我个人的看法是,人家是个人兴趣主导(内因),我们是周围环境主导(外因),因此动机有差异,成功也有差异。国内学生往往是毕业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甚至是市场的兴趣,于是临时改行,抱憾终身。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国内的教育永远是浪费的事业。你想教,我不学,或者应付着学,看你怎么办?对此,我们的Role Model有问题,人人都希望走捷径,不想多付出汗水和努力,这是国内教育指导思想的不幸。国内调查早已发现中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其后期成就当然取决于最初的学习目标。虽然我们也有不少比盖茨还聪明的人,但很少有人能够做成盖茨的事业,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反思的。对此很多人还在庐山中,如果以美国的一个方面来比较,往往得到以偏概全的结论。

拿什么提高学生的兴趣呢?历史,科普,加专业协会。我对科普感兴趣,也是基于这方面的体会和认识。记得北京景山学校校长曾说过,成功者的三种外在条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有高人提携。高人提携的不是就业门路,还是一种醍醐灌顶的认识,让个人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成为主动的人,觉悟的人,积极的人,完全的人。在一个积极主动,自发向上的学生面前,任何学习中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有道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汗水眼泪伴投入;从来成功无捷径,学习协作并专注。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304220.html

上一篇:支持饶教授建议
下一篇:为何又是小学生?

9 吕喆 苗元华 柳东阳 曹刚 左正伟 何应林 熊航 刘欢 高绪仁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