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是参与还是搅合?

已有 2733 次阅读 2010-3-23 18:52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科学, 参与, 镜子, 封杀, 搅合

mirror - 是参与还是搅合?

是参与还是搅合? (196912)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24, 2008 04:05AM

网上说事儿重在参与。但是同一个“参”字在“参差不齐”这里发另外的音。因此就有个是参与还是搅合的问题了。

到德赛去“参与”了一下,看看水势如何。结果收获颇多。那镜子,看棒!

科学妄人本质是反科学的,比如此人的《有关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迷信”》一文,用概念搅个稀里糊涂,大家觉得高深,有新见,其实看完文章,坐下来一想,这个妄人说什么了?他什么都没有说,无非是让大家贬低了对科学的敬意,而他居然是借着科学的名义来的!

这是寻先生的“大批判”,可惜晚生了若干年,不然绝对是吧“大批判”的好手。镜某人最欣赏的句子是 让大家贬低了对科学的敬意。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科学是要供着的,拿来用是大不敬!

镜某不过是拿来小用一下,就被“喜欢科学”的人士们一阵乱棒打得“回家诉苦”,真是有趣。

镜某从前听人说有这么个故事。

老师: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生:老师,干脆咱们也别读书和使用了,直接教我们更重要的“而且”吧。

有那么一些人,非要跟镜某学什么“而且”,你告诉他们“而且”是学不来的,人家偏不信,还引经据典地说,先帝曾经这样说过,那还能有错?科学没有错,但是并不能保证你脑子就能装进去。

这就形成了一道“风景”警惕科学妄人。什么“风景”呢?科学和(MinZhu)是可以用来作摆设的。告诉学生读书,而且要会用。人家可倒好,咱们还是说“而且”吧。

如果可以“问凭什么我要受穷”的话,同样也就应该可以问“问凭什么你就要富”。你可以追女孩,但是能不能也允许女孩不喜欢你?无数事例证明,吆喝“科普”响的、表现得爱科学爱得深那些人,往往没有接受科学的能力。不要奢谈什么科学。因为很多时候就如同听初学者拉提琴练习曲,曲调不堪入耳。而不知道什么叫科学的大众就惨了,以为这就是阿丽丝跳G弦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Comments (7)

敬禹12月 24th, 2008 at 7:34 pm

都不知寻正是否看懂你的文章,如果看懂,何以不见他逐一批驳。而只是给个帽子你戴戴。
什么科学妄人?还是看懂了再评不迟。
支持镜兄开博。

敬禹12月 24th, 2008 at 7:53 pm

一个建议:讲物理问题,还是多用物理术语好些。这样,不会误解。

疯和尚12月 24th, 2008 at 8:04 pm

呵呵,镜子很可能不是学理工而是有理工基础专精逻辑和语言的,恶搞逻辑和语言的本领超强,有点像王小波。但王小波是把人往明白了忽悠,镜子是只管忽悠,你明白还是糊涂他就不管了。

faif12月 24th, 2008 at 9:13 pm

和尚喜欢小波,呵呵,我也喜欢他的忽悠和幽默,而且骂人不带脏字又狠毒,什么外国SM到中国过瘾什么的。

愚人国度12月 24th, 2008 at 10:00 pm

我支持寻正,镜子的很多文章明明是搅和吗!

让大家贬低了对科学的敬意。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科学是要供着的,拿来用是大不敬!
我是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推理过程,难道不贬低就要供着?科学是拿来这么用的?我欢迎寻正的批判。

路人12月 25th, 2008 at 1:39 pm

愚人国度:
批判可以,立委也说了,批判、当反面教材…都可以,但不能信心满满的禁止别人说话啊!
即使是搅和,怎么就不可以了?!

路人12月 25th, 2008 at 1:41 pm

“……标语五的呢?”,”……不受那个累。”,如果”五”不是笔误和”累”是读三声,那我觉得mirror是东北人。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2641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305242.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mirror - 混合动力车的话题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