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itmail 用信息的观点研究世界。

博文

替你抱着本科生毕业论文这桶金反思

已有 3546 次阅读 2010-4-7 16:12 |个人分类:教学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本科生, 反思, 毕业论文

赵卓宁

    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已是人所共知的事,甚至到了提出要不要保留,这样生死攸关的地步。
    
    让人无奈的本科生做毕业论文有几个特征:1)广泛地收集整理资料,复制和粘贴;2)像老师讲课一样,用事实和案例来说明问题,而不论证;3)像做作业一样,对某个问题,复述已知材料,加点个人判断,做点逻辑分析;4)粗糙的排版技术,等待老师这个"秘书""发火"或"动手";5)以我所知,写我所想,缺乏广泛深入的阅读和深刻的思考;6)把做论文的学业当副业,把走上社会工作当主业。
     
     当论文做到如此境地,当论文写到山穷水尽时,学生不是反思自己,追究自己,常常急着找老师顾问顾问。作为教师在耐心指导之余,也有必要让学生反思反思自己,学着长大。

     究竟反思什么?追究什么?

     1)究竟自己和导师是什么关系?我们完全可以从拳击比赛中得到启发。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对手”,学生就是“拳击选手”,导师就是“教练”。教练只能指导和提醒,但不可以上场,场上的选手要在教练的指点下,临场发挥。常常见拳击运动员头破血流,常常见拳击运动员抱得金腰带归。而教练就是那个训斥他,指挥他,在台下,在幕后的人。而有点问题就急着找老师解决问题的学生,其行为往往是将导师变成秘书。当你将论文交给导师时,导师就是法官。当你将自己可能想到的方案陈述给导师时,导师就是乐队指挥,指导你体会主旋律。当你苦思不得其解时,导师就是你大夫,给你的是药剂而不是食品。导师就是一位帮助、督促你独立的长者。
     2)难道就停留在如此的思维水准和认识水准?有什么可以突破的想法吗?自己能不能再试一试?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甚至比喻,多做几次实验,多去几次图书馆,上几次书店,将困惑写出来,摆在面前思量,思量。
     3)做好学问的精神就是一种做人做事的精神,并不是我们不聪明,而缺少聪明地使用我们头脑的方法;不是我们没有水平,是我们缺少静下心来的淡定和沉着,缺少应有的积淀。急急忙忙,心不守,思不专,文何以行远?
     4)为什么今天的思维还不如高考时自己的思维那般活跃?是不是将学习看成是一种人生任务、人生经历、人生负载的原因?学习如睡眠、吃饭一样,都是我们身体的需要,困了想睡觉,饿了想吃饭,而“书到用时方恨少”,说明以输出来衡量学习的输入,比以记忆、了解更多的知识,更能激发学习的动力。
     5)学习的目的,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依据瑞士诺贝尔基金会的专家所认为的,学习和教育是你突破家庭思维控制,超越家庭的局限来发展自己的方式。因为从小到大,你是在父母的管教下长大,你吸收了他们太多的思维方法、价值观、世界观,这其中不免带有一定的家庭偏见和不足。而教育,就是你超越这种局限,通过向更多的学者和先知学习,更加充实了自己的思维境界。
 
    由此可见,本科生写论文,更多的是一种纯粹地思维训练。这个训练抛弃了以前习惯别人讲自己听的学习模式,变成了一种要自己去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具体化表述、解析、求解的过程。通过对研究对象某些特性进行量化的观测,再构建自己的解决方法,进行定量、定性的实验分析,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提出适当而有效的解决方案。

    对本科生而言,表面上是在写论文,其实是在考验自己的胆识和学识,能不能超越现在的认识世界,不再只依靠教材的范围来换取成绩,而是超越教材、超越学校、超越习题集,自己找问题、自己观察体会,自己学着吸收优秀学者、专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大胆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在一次一次否定自己的方案中,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证明自己的思维不是克隆的。从而能够从中获得的探索专业的自信心,自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无论将来是否专业对口,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获得第一桶金的感受将伴其一生。

   祝所有本科生能够品味到,自己本科毕业论文所包含的意义,人人学有所得。

   【2008年5月5日信管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手记,请各位先进指教。】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6493-309758.html

上一篇:面对本科生论文的定稿之所想
下一篇:本科论文"眼脑手耳"指导模式

3 唐常杰 王永林 侯振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