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心去远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ward808

博文

北漂记(二)青岛

已有 2915 次阅读 2010-4-10 15:2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青岛, 海鲜, 北漂记, 海景, 生啤

    昨晚在湖畔客栈失眠严重,醒来的时候才七点钟不到,想着呆会要坐车去青岛,也便没有了睡意。跟大爷热情地告别,虽然他的右眼镶着翡翠般的假眼球,看起来有些不自然,不过不知为何早上走在济南破烂的道路上,生些许留念。走过大名湖门口,掂起脚尖望望,垂柳正向湖镜梳洗着长发,怡然自得的心情跟我一样。等公交车的时候,一大婶问我有没有零钱换乘,我说只有一块,叫她去对面的早餐店问问,她很信任地望了望我,指着旁边的一堆资料和电脑包,飞地冲到对面不见了踪影;而就在这时,我等的车空荡荡地开来了,To go or not to go, that’s the question。也许陌生人的一句谢谢也会这个早晨变得更加舒坦起来。

    济南到青岛坐动车只要两个半小时,而汽车价格相同却要四五个小时,为了拉回坐火车的人,汽车站使出了杀手锏——价格优惠,而我显然成了杀手的猎物。山东的路按道理说应该修的不错,而且时间也长,但高速始终没有名副其实,在路上停停走走的,让人厌烦。下午两点到达青岛四方客运站,一下车便买了张地图,向预定好的凯越国际青年旅舍跃进。

    青岛的美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言语的,作为一个新兴的海滨城市,中国十大经济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如今又开始了蓝色经济框架下的领头羊,与其说是政策支持下的优良示范区,不如说是尽管从建市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的历练,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历史相比中国其他城市显得卑微,但历史总是往前看的,活在当下,也是青岛人的选择。所以历史的厚重被海水冲淡了,殖民地的记忆也是模糊的,八大关的建筑群仿佛不是历史的诉说者,而是与青岛包容的气质融为了一体,有一点值得捕捉的是八大关分别以长城的关口作为命名,分别是嘉峪关、函谷关、正阳关、临淮关、宁武关、紫荆关、居庸关和韶关,而且每条道路种植的树木都不一样,枫、桃、杏、松,海棠,水杉等等。

     青岛的景点散落地一地,市南区是大集成者。有些景点一旦被冠上“标志”的头衔,人潮涌至,摩肩接踵,是少不了的,诸如栈桥,远远地站在桥头看着深入海洋,人头攒动会破坏了自己的好心情。当然最佳的方式不在于去了哪些必不可去的景点,而是在大街小巷去寻觅散落一地的人情世故,或是行云流水的时光记忆。

     SY碰巧也在青岛,接连两天和他喝扎啤。他信誓旦旦地说青岛的扎啤仅在青岛有卖,因为这里头有发酵菌,保证期只有一天,所以看到青岛人提着装满淡黄色液体的塑料袋,可不要觉得诧异,装的就是扎啤,也装着一份下班回家后渴望惬意的心情。青岛的海域场很多,最干净的要数靠近北边的石老人海域场,第二天傍晚约SY一起去海里游泳,潮起潮落,吃了几口海水,耳朵还进水,后来日趋严重,引发中耳炎,再加上持续几天海鲜吃的,直至现在还未痊愈,算是青岛给我的“痛”吧。

    我住在中山街附近的济宁路上的凯越国际青旅,晚上睡觉睡得很踏实。在这附近都是一些老青岛人的居民区,房屋随着地势起伏,仿佛有了山城的感觉。大隐隐于市,夕阳西下,穿梭于乱糟糟的集市之间,挑着新鲜的海鲜,就近任凭一家简陋的海鲜加工小店,跟伙计闲扯几句,不到一会功夫,几盘不加复杂工艺的海鲜迎面而上。坐在路边的小桌,仰头是深邃的即将暗去的蓝天,耳旁是各种市井街巷的叫卖声、还价声,声声入耳,眼前是一桌的美食,这种在南方人眼里看似粗俗不精细的场景,却流淌着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安然自得,用成都话说,那是安逸得很。

    在青岛呆了三天,后两天的白天气温实在是让我无法忍受,再加上人满为患的干扰和病痛的烦扰,我就像一缕病怏怏的海带被海浪肆意地抛弃在海边,我在幻想要是有人识货,可以把我给捞走,可是到北方来“避暑”的心态完全被来“中暑”的心情给取代。所以很大程度上说,是高温摧毁了我对青岛的深入体验,但除此之外,就像我签名说的一样,青岛的美是不可言喻的。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465-310658.html

上一篇:北漂记(一)济南
下一篇:北漂记(三)烟台

9 赵星 曹聪 黄富强 刘钢 flyy huanghailong workman xc csuwf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