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胡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rimriver

博文

黑风暴警示我们什么?

已有 3601 次阅读 2010-4-28 14:27 |个人分类:触景生情|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生态保护, 黑风暴

黑风暴警示我们什么?
2010年4月26日下午4点多山东西北的聊城上空乌云密布,黑云压城,白昼顿时变成了黑夜,房子里只好打开灯照明。与此同时,6、7级的大风怒吼不止,仿佛世界末日来临。在下了一阵混有泥沙的下雨后太阳才重新露出笑颜。这就是给甘肃带来黑风暴的那股强冷空气,截至目前强冷空气还在以6级左右的速度在窗外肆虐着!
据报道,受新疆强冷空气东移影响,24日至25日,甘肃河西走廊遭遇近9年来最强沙尘暴。这次沙尘天气过程中,甘肃共有10多个气象观测站出现了沙尘暴天气,酒泉、鼎新、临泽、张掖、民乐、民勤等6个站为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沙尘暴,尤其是民勤和酒泉站,能见度一度达到0米,被民众称为“黑风暴”。其实不仅民众称之为黑风暴,专家们也是这样称呼的。这次灾害造成了1人死亡,13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惨重。
大家对沙尘暴不陌生,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一百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以前多发生在我国西部地区,但从上世纪90年代后到本世纪初频频在我国东部地区出现,逐渐为人们所熟知。而黑风暴指能见度为0 m的特强沙尘暴。
世界上第一次黑风暴当在美国。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千万人流离失所。
美国黑风暴的发生是人类野蛮掠夺自然的结果,是对人定胜天思想的嘲讽,是自然界对人类为眼前蝇头苟利而疯狂破坏生态系统的必然结局。
前车之辄,后车之鉴。但在利益面前人类很难吸取历史的教训。前苏联为了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就把生态系统脆弱的咸海地区开垦成耕地,大量抽取咸海湖水用于农业灌溉。当种植了两三年后,棉花开始减产,土地开始退化,人们只好退耕撂荒。于是,1960年3月和4月,接连两次发生了恐怖的黑风暴,三年后杯具再次在同一地区上演。
其实,这次黑风暴对中国也不是绝无仅有的,17年的1993年5月就在我国的新疆、甘肃地区发生多一场。风暴导致50人死亡,153人重伤。37万公顷农作物受灾;4330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达7.25亿人民币。而再往前数,上世纪70年代在南疆若羌地区就发生过一次强沙尘暴,那是一个春天的午后,一个年轻的司机开着大型拖拉机垦荒,忽然轰鸣声从远处传来,不久就看见黑压压的乌云铺天盖地卷来,想赶紧回家的小伙子慌乱中把拖拉机开到了路边的小沟里。可能他想下来检查路况,结果人们在风暴过后发现他被埋在了拖拉机背风的一侧。
黑风暴和沙尘暴一样多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其形成与大气环流、地貌形态和气候因素有关,更与人为的生态环境破坏密不可分。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不合理的农垦、过度放牧、尤其是将草原开垦为农田,将原先由草被覆盖的地面暴露出来,多风少降水的气象条件,促成了沙尘暴的发生,促成了黑风暴的肆虐。黑风暴是生态系统崩溃的标志,是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如果人类还不迷途知返,保护好生态,接下来崩溃的就是人类了。
美国在经历了10多年的黑风暴后,终于明白了自然不是用来战胜了,而是要善待她,保护她,遵循生态规律,实现人地和谐才是长久之计。美国先后制定了系列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法案,将草原操场收购为国有,建立起系列保护区,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西部大草原终于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甜美笑脸。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中国的环境也遭受了极大破坏,这方面中国的确在重复着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黑风暴发生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之后,这与美国的黑风暴发生在西部开发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美国人接受了自然的教训,学会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我们中国人也应该能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80-317109.html

上一篇:外星生命,也可以没有
下一篇:热烈祝贺全国档案保护专家赴青海保护胡总书记题字黑板

6 陈儒军 陈绥阳 耿文叶 鲍海飞 唐常杰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