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情报在分析和制定技术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精选

已有 4673 次阅读 2010-5-21 07:29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情报在分析和制定技术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武夷山

(约写于1983年)

 

从制定科技政策的原则来看,哪一方面也离不开情报。

第一,     科技政策的制定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也就是说,

不是为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而是以人民的幸福为中心。因此,不得不考虑技术革新(博主今注:当时用“革新”这个词,如今用“创新”)带来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影响。技术先进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逐渐倾向于这么做:使公众能参与主要技术方向的确定,为此,就要使公众能得到关于发展科技所带来的、可预测的长远影响的情报,就要使公众了解科学技术。

第二,     科技政策的制定应根据国情的具体特点和条件。了解国情

到底什么样,这就是一项艰巨的、经常性的情报工作。我所去年在这一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工作。

第三,     科技政策的制定应根据科学技术的自身规律。寻找规律属

于科学研究活动 (research) ,与科技政策研究(studies)的性质不同。但从广义上说,research也是脱离不了情报的。

从制定、贯彻科技政策的全过程来看,制定政策前需要进行预测,了解执行政策的效果需要得到反馈,二者都是渗透了情报的活动。

比如,1980年时,以色列国家研究发展委员会主任在大量事实数据的基础上,对以色列贯彻国家科技政策后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最后充分肯定了研究发展委员会的工作。

要分析一个国家的技术政策,需要获得一些基本情报,如:技术革新与改造的费用;技术人员的数量与内部结构(高中低级技术干部的比例,等等);技术研究机构的状况;反映技术进步成果的发明登记数、专利数等;该国政府部门制定的与技术相关的法律、文件,政府要人讲话,等等;反映国际合作的情况,如派代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频繁程度、提交论文情况,等等。

下面试剖析森谷正规的《日本的技术力量》,看他搜集了哪些方面的情报。

据他分析,日本有以小型化为特长的传统。日本在家用电器方面之所以如此发达(比如磁带录像机垄断了世界市场),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意识地以家用电器开发为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结果,而只是因为当初有部分企业家认识到日本这种传统的可贵之处,坚持发挥小型化的特长。而到了石油危机出现后,时代要求节省能源和资源,于是日本刚好顺流而下。

森谷正规注意到了某刊物中介绍索尼公司创始人井深大靠小型化起家的一段小故事,就把它作为一个典型事例而采用了。

按他的分析,日本技术强大主要靠传统,不是靠政策(虽然他没有明说)。除上述小型化传统外,日本人还有富于组合的才干,有现场优先主义。而日本之所以对质量那么重视,是来自日本人的洁癖感。为证明他的观点,他举了大量例子,这些例子也都属于情报,虽然有些是司空见惯的事实。但平时若不留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信手拈来的。

再以《八十年代的日本》(斯图亚特. 柯而比,竹内宏合著)中的一些陈述为例。

柯尔比认为,日本为对付能源危机而采取的节省能源计划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他搜集了一些数据来支持他的结论。他强调说,他们不是用法令规定的办法,而是采取政府号召的形式。他举了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实例:1980年夏天,全体内阁大臣都穿上了半袖衫,而不是西服革履,为的是在节约空调机耗能方面做出示范。

当然,并不是说,有了丰富的情报,就一定能做好技术政策的分析、制定工作,但没有足够的情报,技术政策的分析和制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326896.html

上一篇:[转载]安藤忠雄:在建筑中发现梦想
下一篇:[转载]院士“大侠”刘光鼎

16 王桂颖 王曌燚 钟炳 周春雷 刘立 魏瑞斌 金小伟 迟菲 蔣勁松 许文婕 许培扬 田仁飞 丛远新 张欣 焦宏远 dingjunjun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