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珍海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zhenhai 1能源/纳米/电化学..2善良敏感热心好胜;3足球NBA星际吉他

博文

精彩世界杯之遗憾

已有 3347 次阅读 2010-6-28 07:4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越位球有效, 越过球门线无效, 世界之悲

2010-06-27         晴             周日

        昨晚的两场比赛没有特别关注,乌拉圭雨中挑落韩国,加纳加时艰难战胜美国,几家欢喜几家愁,淘汰赛阶段就是这样的残酷。今天的比赛无疑是全世界球迷众所期盼的一顿盛宴,英德大战之后是阿墨之争!

        因为墨迹的实验,比赛还是错过了10来分钟,比赛还没有进球。僵持的局面终于在20分钟打破,德国门将的一个大力球门球直接“助攻”处在“越位”位置的克洛泽(球门球、角球与界外球不受越位限制),英国后卫与门将之间出线“默契”失误,克洛泽挤过防守队员,一脚捅射,皮球在守门员触及前滚入球门远角,德国1:0领先。

       落后的英格兰随机加强了进攻,可惜鲁尼还是相当没有状态,鲁尼-兰帕德-杰拉德彼此之间有个结,总是没能好好串起来(球风的使然?),相反,德国的中前场的穿插配合出神入化,克洛泽-波多尔斯基-穆勒-厄齐尔之间的简单实用的配合屡屡对英格兰的球门造成威胁。可不,穆勒与克洛泽一次默契传切配合,由穆勒杀入禁区而回敲波多尔斯基,波多尔斯基打了个守门员的川档球,2:0。比赛似乎失去了悬念...

       英格兰此时此刻已经豁出去打了,还真取得了成效。英格兰利用一次角球的机会由失误后卫阿普森头球顶入德国球门;扳回一球的英格兰一鼓作气,拉帕德一次大禁区前的一次挑射,皮球打在横梁落进球门线以内,无奈边裁做出错误判决,比赛继续进行!这个球还是大大影响了英格兰人的士气,英格兰的悲剧因此而开始!

       下半场,英格兰继续压上对德国进行冲击,但似乎对德国队的防守没有太多的办法,再加上德国门将诺伊儿的出色发挥,英格兰一次次无功而返。久攻不下的英格兰显得有些急躁,而德国此时的反击则打得有声有色,前场四虎的心有灵犀,首先是德国队中前场的一次断球,小猪传给右侧的穆勒,劲射近教得分,3:1。而英格兰有些输红了眼,又一次失误,克洛泽的一次长传,厄齐尔快速左路突破,横传给无人看守的穆勒,穆勒轻松推射得手!4:1。感觉打澳大利亚那场球赛一样了,唉,比赛已经进行到70分钟了,英格兰这么多球星怎么踢得那么水啊,,鲁尼尽管很努力,但就是无法找到在曼联的那种感觉!

        不得不承认上半场那个进球严重影响了这场比赛的结果!英格兰死不瞑目是有充分理由的,要是没有那个错判,英格兰下半场的战术肯定不是这样的,不过英格兰这条曾经世界级的后卫线确实不咋地(费迪南德受伤,特里桃色事件),中前场衔接也出现问题,这样的英格兰死在德国人手下也不算太冤枉!

        比赛结束,带上媳妇骑着自行车凑热闹于大街小巷的庆祝了!乌啦啦,街道上汽车在疯狂地响着喇叭,黑红黄的旗帜四处飘扬!象英格兰那个进球被判无效一样遗憾,照相机参数没调好,质量太差了!

 

          一直来到莱茵河边,那里似乎正在举行一个民族节日?饥渴交加,那就坐下来喝点吃点,一杯可乐一盘薯条,不亦说乎!

           因此而错过了阿根廷 vs 墨西哥的前20分钟比赛!墨西哥曾经有一脚石破惊天的远射被横梁挡出!阿根廷今天似乎有点保守,特维斯-梅西-玉观音的三叉戟组合并没有太好的表现。裁判又一次出错了,梅西在门将出击后的一次挑传,处在越位位置的特维斯头球攻门给墨西哥人致命一击,边裁又一次选择性失明,居然判进球有效,墨西哥人怎么争辩也无法撼动固执裁判的权威——人生中有些事情注定无奈呵!墨西哥人明显带着情绪踢球,一次后场倒脚失误,“玉观音”抓住机会,晃过守门员,轻松将皮球推入空门!本来技不如人的墨西哥不得不背水一战,阿根廷可以好好利用这个机会练兵防守,2:0的比分足以让他们笑到最后!下半场开场不久,特维斯本想送队友一个直插球,被墨西哥后卫挡出,特维斯借力打力,一脚势大力沉的射门,守门员只有网球兴叹了。而后的比赛略显沉闷,阿根廷打得更加保守了,有点失望没有看到阿根廷前场行云流水的进攻!墨西哥后来打进了一粒挽回面子的精彩入球!

         不出我所料,阿根廷1/4对阵德国!两支世界杯迄今为止表现最为出色的球队这么早就撞车了,结果是必须有一队黯然出局,失落是难免的,只有祝福其中一队最后夺取冠军! 论实力,感觉还是阿根廷。但足球场上,Impossible is nothing!  德国队加油,阿根廷,请不要哭泣!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3166-339433.html

上一篇:1/8走势个人浅析
下一篇:国际能源会议第一天+来德1年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