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参观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印象

已有 5087 次阅读 2010-7-27 09:25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参观, 印象, 上海世博会, 国家电网馆

参观上海世博会国家电网馆印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727日发布

 

71,我带着大外孙参观了国家电网馆,在馆里停留了一个多小时,最吸引我的是被称为“六面影像、悬浮体验”的精彩“魔盒”总共450秒的720度空间多媒体视听盛宴,这样的观赏还是头一回,而且排队时间只有几分钟,没有拥挤的感觉,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观赏和思考。还有国家电网馆地下一层,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展示区,可以近距离、多角度了解智能电网及其发展前景。当然经过介绍对于颇具匠心的环保节能措施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附即使拍摄的几幅照片

 

附报道

*****************

国家电网馆

场馆主题:创新,点亮梦想

造型亮点:“魔盒”

设计团队:赵小均(建筑) 布鲁克纳(创意)

企业特别日:726

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

展馆位置:D片区

概况

国家电网馆将以“创新,点亮梦想”为主题,展现未来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其核心展项 “六面影像、悬浮体验” 的精彩“魔盒”将上演一场持续450秒的720度空间多媒体视听盛宴,让参观者“沉浸式”地体验自然能量的可持续利用将带来的美好未来。

 

展馆解读

 

建筑外观

整个建筑体现了“低碳”和“亲民”的设计理念。展馆外表是网格状肌理,粗细交错、虚实相间,寓意着电网与美好生活的艺术融合。展馆中央,巨大透明的“魔盒”腾空跃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作为整个展馆建筑的主体部分,白天,它呈现出光影流动,将参观者带入电网新技术的畅想世界;夜晚,它被突然“点亮”,怦然心动间,世博“能量之心”星光迸射,在世博的夜空中耀眼生辉;参观者无论在展馆前、广场上,还是在远处的步行道上,都能看到其犹如烟火盛放般的美景,并将切身感受到其坚强而有力的脉动。

展示内容

“魔盒”运用六面式大体量LED屏幕展示方式,融合环保理念和世界顶级的高新科技,将给参观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观赏体验,而这也是该项技术在世界展示活动上的首次运用。观众将站在距底部高3米的悬浮玻璃平台上,被112LED屏幕形成的720度空间包围,前后、左右、上下将都是光影幻动的屏幕。一场持续450秒的720度空间多媒体视听盛宴,将带领参观者感受自然能源转化成人类可用能源的过程。在这4分多钟里,整个“魔盒”仿佛在旋转一般,参观者将获得一种如同在冲浪时进入卷起的浪花中般的曼妙感受,自己仿佛也是整个宇宙能量的一部分。

亮点

环保节能:

国家电网馆向参观者提供了一种回归自然、极尽环保的可能,“魔盒”高度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维持运作。场馆内的生态设计充分考虑了日照、日影和风矢量的变化,为参观者预设了一个没有日晒、采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游览空间。馆内采用一个叫做“向日葵”的12镜太阳光采光导入系统,将日光直接引入室内,以节约馆内的电能供应;展馆的顶部风口处设置了若干小型风能发电装置,补充馆内电能,形成循环利用能源的效果。整个场馆内部的通道,更是巧妙地利用了上海的夏季风向,形成了一条“捕捉夏风”的S形节能清凉走廊,让参观者能体会到清风徐来的妙趣。

魔盒:

“魔盒”将展现一场450秒的720度空间多媒体视听盛宴。这段23声道的全屏幕多媒体以艺术性、象征性的手法描述地热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自然和谐的方式送入城市,使未来城市生活空间发生变幻和关联,使人们快捷沟通,心情愉悦,激发观众憧憬未来更便捷、更智慧、更环保的生活,升华共筑绿色地球的美好愿景。

智能电网:

在国家电网馆地下一层,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展示区被装扮成了一个美轮美奂、变幻莫测的电力世界,让参观者近距离、多角度了解智能电网;透过宽大的玻璃窗,观众可以看到地下被誉为世博会浦西园区“能量之心”的110千伏蒙自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运行情况。这是首座服务世博会的智能变电站,其投入运行后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等流程均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

http://www.expo2010.cn/c/qy_tpl_1914.htm















游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347626.html

上一篇:通往家乐福过街人行道脏乱差
下一篇:近距离观察丽水园幼儿游泳训练班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