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中国水电的发展终于摆脱妖魔化的劫难

已有 4458 次阅读 2010-9-22 08:04 |个人分类:三峡|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发展, 中国水电, 妖魔化

水博

 

最近中国水电百年的庆典,吸引了全社会关注水电的目光。加上前不久国务院在停止了大型常规水电的审批核准二年多之后,第一次正式核准了水电项目,人们普遍感觉最近几年我国社会关于水电发展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由于近二、三年社会舆论对水电的误导,我国特大型水电的核准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十一五”规划中要求开工建设的7千多万千瓦的水电项目,目前只核准了百分之三十。要想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再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完成国家发展的整体规划,实现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减排承诺,我们目前还有更艰巨的加速水电建设的任务。

此时此刻,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水电的发展会经历如此巨大的反复和争论呢?这里不仅有国际水电发展遭遇反复和挫折的巧合因素,也有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公众科学素养不高,而容易被人误导和利用的原因。

相对于国际社会关于水电的争论,我国有一个滞后期。当国际上的反水坝运动最高潮的时候,我们国内的声音还很少。那时国家建设水电的态度也非常坚决。特别是三峡工程的上马和成功建成,让国际上很多反水坝、反水电的谣言在事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然而,在国际社会开始澄清极端环保对水电的诬蔑之词之后,国内一些炒作反水坝问题的极端环保组织却已经开始在国外组织的资助下活跃起来了。国外反水坝、反水电的极端环保组织,通过提供项目资金、收买记者、免费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培训甚至高额奖励等方式,成功的在国内培养了一批极端环保组织和“精英”。这些人通过利用自己的在国内的各种社会关系,成功的制造和传播了一系列反水坝、反水电的谣言。因此,从2003年起,我国国内反倒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水坝的高潮。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媒体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市场化进程加快。一些传统的媒体概念已经从过去党的舆论喉舌变成了一种新闻产业。不少媒体工作者由党的宣传员变成了职业记者。社会民主化的进步也让国外极端环保组织,通过提供资金的诱饵在中国发展自己的势力,阻碍中国的发展成为了可能。

特别是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电力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竞争对手的关系。企业为了不得罪人,没有人还愿意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上反击各种诬蔑水电的谣言。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府部门管理水电,其他部门对水电的误导宣传不表态,企业不投入的同时,在国外颜色革命组织的资金的各种支持下,国内反坝组织活动积极,成功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媒体营销运作,使很多媒体已经逐渐被反水电的宣传所影响,进行了大量的不实宣传。

什么欧美国家早就停止了大坝建设,什么美国已经进入了拆坝时代等等谎言广泛传播。几年来这些误导舆论的宣传,又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政府部门,以至于高层领导,甚至包括我们自己行业内的某些干部和技术人员。

由于舆论被误导,我国水电由于被妖魔化,而遭遇到了重大的挫折。例如:

 

1、搁置怒江:

个别环保官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召集了一批具有反水坝思潮的专家、学者召开的怒江环评论证会,制造出了一系列有关怒江的谣言。例如,他们把上游早已经建设水电站、下游国家也正在开展水电建设的怒江,宣传成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建水坝的河流。他们完全无视怒江几十万人生存多年,砍伐林木、陡坡耕种,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河谷地带生态环境已经遭到极大破坏的现实,欺骗公众说怒江是世界上最后一条生态江。

在那次专门造谣诬蔑怒江水电的会议上,还有一位所谓的专家曾经恶毒的介绍说库区淹没前,漫湾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坝区平均值11.2%,人均产量高于坝区平均值63.5%。至1997年库区淹没后,库区人均纯收入水平仅为全省水平的46.7%。这种说法曾经让很多人对怒江水电开发的脱贫作用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而据我们随后查到的资料是当年漫湾所在的云县移民1934人,后靠人口1293人原有田地1980.9亩,人均产粮1170市斤;后靠安置后至1993年人口1403人,有田地2305亩,人均产粮1394市斤

分明是漫湾移民后的人均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都有所提高,为什么专家介绍的情况则完全相反呢?经仔细核对我们才突然发现。专家的造谣宣传技巧,居然是如此的高明。由于水库淹没的河谷地带水田多,产量高。所以,库区淹没前,漫湾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坝区”的平均值一点也不奇怪。而当谈到最关键的淹没后的变化情况时,专家却巧妙的把比较的对象改成为全省。由于全省平均收入包括城镇人口收入,而主要属于农业的移民人均收入,能够达到全省平均的46.7%,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聪明的专家,就是这样用几组毫不相关的数字,就达到了歪曲事实,制造水电开发后移民大幅度变穷的宣传效果。

当时这类谣言经过公共媒体的传播、放大,曾经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股要求保留怒江生态江的风潮。有人还根据这些谎言上书全国人大,甚至写信给联合国,要求制止怒江水电开发。

 

205年初叫停三峡的环评风暴

由于舆论被误导,一些环保官员对水电产生反感。被叫停三峡地下电站,是国务院三建委批准的,环保部长就是三建委的委员之一,讨论三峡问题的时候应该在场。增加建设地下厂房还需要不需要单独环评,环保部长应该说清楚。会上环保部长不说,国务院批准了之后,环保部门又跑出来叫停工程,说三峡地下电站没有经过环评。你说这责任在谁?

溪洛渡水电站当时还没有正式开工,但已经得到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一心要给水电挑毛病的环保部门错把开展前期工作当成了开工建设,环保部门叫停了之后又没办法收场。最后,只好来了一个今后水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都要先做一个前期的环评。随后,让溪洛渡补作一个前期环评,平息了风暴。

可笑的是这次叫停金沙江之后,很多极端环保人士又有点后悔了。提出应该取消水电的分两部环评。其实他们说得还真有点道理,可他们却不知道当初这规定的出台,就是要给受到了舆论宣传误导的环保部门做出的错误决定,一个体面的台阶。

 

3、瀑布沟移民冲突事件

瀑布沟的移民冲突,是典型的舆论被误导之后群众情绪失控的结果。在众多的挑拨公众情绪的谣言中,某中央媒体发表文章说《用十几年前的标准拆迁,汉源移民巨额损失》,故意把92年颁发的移民补偿条列,说成是用92年的标准拆迁。

其实文件中清清楚楚的写着要用拆迁前三年的平均值计算补偿。但是,这种误导宣传对移民的情绪挑拨性极大,当时愤怒的移民几乎是人手一份报纸。这就使谣言宣传的作用。

 

4、叫停金沙江水电让反水电的误导宣传达到了顶峰

我们知道未批先建、跑马圈水、齐头并进、过度开发是叫停金沙江的主要理由。

然而,未批先建的说法根本就不成立。先给路条后核准,是我国2004年投资体制改革后推行的项目管理程序。无须批准、只需核准是我们的现行政策。况且,开发金沙江是十一五规划中关于水电建设的首项任务。而且金沙江所有的水电项目又都是拿到开工的路条后,又毫无原因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核准。因此,金沙江根本不是什么未批先建,而是典型的先建未批。问题出在于我们的管理上。

跑马圈水:用市场手段调动水电开发积极性,引进竞争机制是我们电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成果。跑马圈水从来也不可能否定政府的审批决策权。所以,跑马圈水的受益人是长期以来苦于没有人投资水电的国家和各级政府,受到改革冲击的恰恰是原来的电力行业垄断。

干支流齐头并进的理由就更可笑了。大水电必然是在干流,小水电必然是在支流上。而我国的电力政策就是要水火并重,大、中、小并举,所以,执行国家的电力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干支流齐头并进。这有什么错误呢?

再看所谓开发过度:金沙江规划的电站目前还没有建成一个。开发程度还是零,怎么就已经过度了呢?

总之,这些明显违反基本事实,违反逻辑的言论,由于被极端环保势力反复炒作,一直没有我们的反驳的声音,最后起到了谎言千遍就成为真理的误导作用。所以,我们任凭各种谣言在社会上泛滥的结果就是,误导了公众舆论,蒙骗了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最后也影响了领导的和政府部门的决策。以至于给我国的水电开发和国家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和国际上的反水坝组织造谣宣传欺骗了公众之后,总有一天被揭穿一样。金沙江水电被叫停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水电的关注。深入调查之后人们才发现,那些叫停的理由竟然都是如此的可笑。中央调查之后居然怎么找不出来可以处理的责任人来。

与国际上的反水坝谣言最终经历了物极必反的情况一样,叫停金沙江水电的行为也最终导致我国社会对水电开发的彻底反思。人们不禁要问,几年来我们国务院几乎停止了所有大型常规水电站的审批的举动是不是明智的?

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水电发展受阻,几大国有电力企业的竞争,都不得不在集中在火电上。以至于我国的火电比重增速过快,能源结构严重恶化。

 

能源结构的恶化,让国家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困难。

国内:煤炭供不应求、价格飞涨、矿难频发、煤电矛盾突出。由于能源结构严重恶化,我们国家煤炭的消耗量,早已大大超过了实际的开采和运输能力。全球经济危机之前一阶段我国遭遇了严重的煤电危机。

管制电价必然出现电荒,放开电价必然出现煤荒。在这种情况下,08年初国家一度只有鼓励遍布全国的小煤窑加紧生产,才能渡过难关。在我国煤电矛盾最突出的时刻,我国小煤窑的生产事故也达到了顶峰。

据统计仅从089421日短短的17天时间里,就发生了9次矿难。372人死亡,50多人失踪。17天的矿难的实际死亡人数达到四百多人。平均不到两天就发生一次矿难,一次矿难平均死人4050人。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我国这种煤炭供应极度紧张的局面,持续到了冬季与社会公众的冬季采暖问题交织在一起,还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0810月份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意外的缓解了我们的能源严重短缺的困境。然而,虽然现在煤炭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但是,社会用电量也急剧下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用电量的下降,导致大量新投产火电机组必然会成为利用率极低的不良资产。

如果社会用电量上升,煤价飞涨,反之用电量下降,设备闲置。恶化的能源结构,让我国的电力工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恶性的循环,历来都是国家利税大户的国有电力企业,最近几年面临全面巨额亏损。煤、电之争,矛盾重重,如果不改变能源结构,我国整个能源、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国际:由于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哥本哈根我们遭遇到全球的批评。以前由于受到经济能力的局限,我国水电的建设虽然进展缓慢。但是,那种由于整体经济能力不足无能开发利用水电的情况在全世界非常普遍。同时也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的能源需求量也限,因此,水电开发程度低的现象在欠发展国家中,似乎也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

但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后,如果仍然不能及时地开发利用水电和其它清洁能源,那么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必然要靠燃烧更多的化石能源来解决。难免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严重受阻,所以,我们的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发达国家都积极地致力于减排的时候,我们却以每年23亿吨绝对增量,不断刷新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新纪录。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矛盾要比其它发达国家尖锐得多。

为适应国际社会的减排温室气体的需要,缓解国际压力,去年,我们国家已经向全世界做出承诺,要在2020年把单位GDP能耗降低40%45%,让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

至此,叫停金沙江的荒唐和严峻的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终于让我们很多同志认识到了:我国水电被妖魔化的倾向不纠正,中国的发展将难以为继。2010年中国所发生的对水电认识的这场变化,与2002年国际主流社会经历一次对水电从反思、误解到重新认识的反复的情况非常相似,只不过时间推迟肋整整8年。

曾经停止了对水电的贷款支持的世界银行,04年恢复贷款后加大了对水电的支持力度。今年5月世行发布的《水电与发展》报告总结到:水电占全球电力总供应量的五分之一,曾一度带动了加拿大、挪威和美国等国的经济增长。然而,环境与社会方面的疑虑,以及财政支持的匮乏,导致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水电投资停滞不前。时至今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在吸取了历史教训之后,水电行业的角色正在被重新塑造,并出现复兴盛景。

世行的这份《水坝与发展》报告中对水电的最新评价是:水电及多功能水利基础设施为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其作用日渐明显。水电设施不仅能提供电力,还在区域合作与发展以及水资源配置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水电还发挥着独有的双重作用:作为战略措施以应对越来越不稳定的气候,作为可再生能源将世界经济带入低碳的未来。

业内专家认为:世界银行的这份关于水电的报告,对于国际主流社会来说,好像有点马后炮。但是这份报告对于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在经历的国际国内的伪环保劫难之后,中国社会能成功的摆脱反水电伪环保思潮的束缚、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世界银行的报告是功不可没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5826-365548.html

上一篇:国际社会对水电的认识为何出现反复和曲折
下一篇:中科院和武汉法院是肖传国犯罪的“帮凶”

7 李小文 尚松浩 陈儒军 罗帆 杨秀海 李建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