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小议“不再是首席科学家”

已有 3438 次阅读 2010-10-14 09:32 |个人分类:国内所见所闻(10-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首席科学家, 小议

小议“不再是首席科学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1014日发布

 

一则《科技部“强烈谴责”肖传国 称其已非973首席科学家》的报道引发人们对于“973首席科学家”头衔的关注。看了这个报道,我以为至少传递如下信息:

 

第一,“根据973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所以“973首席科学家”是有时间性的。

 

第二,“ 肖传国曾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在2003-2008年间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该项目2003年申报,通过三轮专家评审予以立项,项目承担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2008年该项目已结题。”看来,肖传国在2003-2008年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时期是首席科学家不是伪造的,结项也是通过认可的。

 

第三,“肖传国在项目结束后就不再是首席科学家”,首席科学家有时间性,既然结项,当然不该称现任首席科学家。

 

第四,科技部没有采纳科协关于“连这种基本道德都没有的人,具有这种称号,有关部门也应该有所考虑”的建议,这是有道理的,因为“铁锤”案在结项两年后才发生的。

 

第五,如果像2006年发生“汉芯”事件(发明造假)时,原上海交通大学承担此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陈进在任那样的“铁锤”案,那么肖的首席专家称号就可能被撤销了。

 

第六, 既然“首席科学家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结项后不再是首席专家并非单指肖传国一人,而是所有在任的首席专家,这就告诫全体在任首席专家要严于律已,不要“无视国法,蓄意破坏社会秩序”“道德修养严重缺失”。

 

第七,媒体报道的重点不应放在肖传国“不再是首席科学家”上,而是放在其“首席科学家任期届满”上,因为并未撤销肖首席科学家职务。

 

第八,今后在宣传首席科学家之类的头衔事还是用词完整为好,即说请什么时间的首席专家,免得被再打假。

 

*********************

  附报到:     科技部“强烈谴责”肖传国 称其已非973首席科学家

20101013 02:38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科技部发言人昨日表示,肖传国等人无视国法,蓄意破坏社会秩序,行为十分恶劣,自身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应予强烈谴责。

  “道德修养严重缺失”

  前日,中国科协负责人对肖传国的行为表示谴责(本报曾报道)。

  昨日,科技部发言人通过科技部官方网站表示,备受关注的“方舟子被袭案”宣判,被告肖传国等人因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被判处5个半月到1个半月不等的拘役,“我们认为,肖传国等人无视国法,蓄意破坏社会秩序,行为十分恶劣,自身道德修养严重缺失,应予强烈谴责”。

  科协建议撤肖头衔

  肖传国曾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前日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认为,“连这种基本道德都没有的人,具有这种称号,有关部门也应该有所考虑”。回答是否该取消肖传国的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头衔时,张勤解释说,“此事应该是谁授予谁来决定”。

  据悉,2006年发生“汉芯”事件(发明造假)时,原上海交通大学承担此项目的首席科学家陈进就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剥夺了一切荣誉称号,停止了一切特殊政府津贴。

  不再是首席科学家

  对此,科技部发言人回应,肖传国曾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在2003-2008年间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该项目2003年申报,通过三轮专家评审予以立项,项目承担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等单位。2008年该项目已结题。

  科技部发言人称,该项目结题后,肖传国未再承担任何973计划项目。根据973计划管理办法,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不是荣誉称号,肖传国在项目结束后就不再是首席科学家。

http://news.ifeng.com/society/special/fangzhouziyuxi/content-2/detail_2010_10/13/2762510_0.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373109.html

上一篇:学术交流网2002-2004年发布美国问题杂志专题索引(编号1090-1092)
下一篇:“神州第一吊”牛皮吹大了! 原来智利矿难救援作备用

7 刘华杰 张星元 曹聪 吕喆 陈永金 蔣勁松 耿文叶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