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jf306 学习,思考,体验,印证,创造,付出

博文

路遥十八祭

已有 3992 次阅读 2010-11-17 16:22 |个人分类:情感体验|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励志, 路遥, 平凡的世界

下午看到一条微博:“19921117日,他放下了手中的笔,留下《人生》留下《平凡的世界》,摘下茅盾文学奖,得到众多民间读者的拥戴,有捧有贬,穿过冷暖人间。默默一遍遍读着他、手不释卷的人们,一路走来,心里有个夸父逐日的背影,有片杜鹃啼血的残音。感谢你,让我们找回生活的诗情,振奋的英勇。路遥。”。

原来路遥已经离开我们十八年了,不得不再次感慨时光之荏苒。记得第一次接触路遥的作品是在大二。当时有个书商在学校摆摊卖书,路过时刚好看到《平凡的世界》一书。之前就有位高中同学极力推荐此书,于是便买了本看看。毕竟是盗版的,厚厚的一本纸质粗糙字体也小,不过也就十几块。

刚开始看也不觉得如何,后来随着故事的发展,小说越来越吸引人。整天没事就窝在宿舍看,可谓是爱不释手。贫困的生活环境、对生活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那一段段纯洁而又真实的爱情,无不深深的震撼着我。原来小说也可以写得如此厚重。特殊的背景造就了各位角色的无奈,小说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难怪会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

《平凡的世界》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主人公面对困境时那艰苦奋斗、永不气馁的上进精神。这一点对当今的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们依然有很大的启迪。尽管我们生活中也有诸多不顺,但跟那个年代的人相比实在不算什么。很多人选择逃避选择堕落,可是主人公却选择了迎难而上,积极向上。时代背景、出身环境无法选择,但生活态度确是可以由自己决定的。无论如何,应该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而后才能对其他人其他事负责。

路遥在颁奖典礼上发言时说:“我们的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而是应该全心全意全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壮丽的生活,也用她的乳汁育了作家艺术家。人民是我们的母亲,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如此看来,路遥能写出《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优秀小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感谢路遥,感谢这位用心写作的作家,感谢他给我们留下了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其去看那些空洞的励志书籍,不如重拾《平凡的世界》,让心灵再次震动。让思想再次升华。希望在研究生毕业前能再读一遍《平凡的世界》,经典弥久愈新,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谨以此文纪念路遥先生。





https://m.sciencenet.cn/blog-439042-384755.html

上一篇:遇龙河,桂林的小家碧玉
下一篇:你为什么是你呢?——对连体婴儿的思考

10 彭思龙 王安邦 张焱 陈国文 吉宗祥 陈湘明 侯成亚 唐常杰 徐耀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