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为何火场逃不了? 精选

已有 5793 次阅读 2010-11-20 01:58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火场逃生, 安全常识

为何火场逃不了?

 

科普讲求时效,民众对安全的注意力,比兔子跑得还要快。这里趁热打铁,说说为何火场逃不了的问题。随便说说,没有仔细验证数据,欢迎批评指正,切磋才能提高嘛。

我国火场伤亡高,这是有目可睹的,其深层原因当然是民众缺乏安全常识,不懂保护自己, BlahBlahBlah,对此可能很多人比我认识深刻,这里略过不提。人人都懂逃生,外面的逃生常识如烟似海,我也无法说对方的观点不正确,只能针对这一次上海高层大火的伤亡率,谈一谈自己对逃生过程的消防认识,千万不要过度引申,书生说话最怕别人误解。

1.      节能建筑与防火

这 一次很多人指责节能减排,认为节能改造是罪魁祸首,这是可怕的错误认识。科技部对节能减排的一项认识是随手关灯,就是把不用能当作节能了,非常低级粗浅的错误,以为这样做就可能让同样低水平的民众理解,这是令人诧异的局面。用能是为了舒适,舒适才是以人为本的目标。如果节能的效果是降低舒适程度,那么以人 为本的基本出发点就违反了,这种认识是非常荒谬的。头痛医头,这种观念对节能减排的规划是非常有害的。

这 里我需要指出的是,节能不仅仅是添加保温材料,还有门窗的漏风问题,后者是上海高层大火得以失控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大门都能够坚持半个小时,火势不会蔓延那么快。那么,是受害者没有关门么?肯定不是,受害者对自家的财物比眼珠还关心,肯定要关门的。那么为什么蔓延快,因为大门漏风,这是火焰快速蔓延, 火场烟气纵横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节能,而是综合考虑建筑的能耗,把防火、防盗、节能、舒适这四个环节统筹考虑,才有可能做出最佳的选择。当然,这需要增加建筑设计的费用,国内通行的设计费大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美国是40%。 能源的消耗是很大的浪费,我是热能工程专业出身,对此体会更深。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国在设计费上节省的费用,又在整个建筑的全周期使用中几十倍地浪费掉了,这是一个管理的优化问题。什么是省钱?省钱应节省在关键之处,防火应预防于未燃(然)之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统筹考虑,资本主义制度的劣根性就 是眼光短浅,现在说不清了。

大门漏风率,是设计环节的问题,更是生产、安装、维护等环节的问题,我们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安装维护),因此生活浪费奢侈而不自知,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也就是说,上海高层天生有缺陷,这是各个环节造成的,关键是认识不足,设计不足,维护不足和科普不足。

有人奇怪,大门漏风和逃生有何关系?一般火焰是烧不穿墙体的,也烧不穿铁门,但是铁门传热,漏风通烟,因此有这个铁门,对于火灾蔓延来说,等于没有,所以财物损失就可以预见了。燃料多了,烟气多了,你还能逃生么?

2.      燃烧类型与烟气

有 人也许奇怪,火场的烟气有毒,但我烧过大灶,这种烟气吸多了,为何没有生命危险?问题在于,两种烟气的组分是不同的,因此毒性也不同。柴草主要是生物燃料,虽然含水高,但炉膛温度高,可以预热,燃烧后的能量还能在炉膛里蓄积一点,因此燃烧温度高,反应得以完全,烟气是浅灰色或白色(取决于燃料,白色是水 汽的贡献)。而火场的燃料复杂,就没有预热的机制,因此燃烧不完全,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未燃烧产物生成,烟气是深黑色,这是烟黑(Soot)的贡献。烟黑刺激呼吸道,有强烈的致癌作用,英国19世纪初发生大量通烟囱的孩童得癌症的事件,就是烟黑的作用。一氧化碳就不用说了,古代最著名的自杀方式,烧炭死,就是一氧化碳的作用,死后面色潮红(更准确的说法是樱桃红),栩栩如生,令人唏嘘不已。

一 氧化碳在缓燃的火焰中生成比较多,是火场烟气毒性的主要成分,不过,一氧化碳毒性虽然大,但不是火场的主要担心,消防队员最担心的氰化氢气体,因为这玩意剧毒,来不及抢救,是专业消防队员的头号敌人。现代燃料主要是塑料和化学产品,这些产品大部分从石油中提取,可以说是凝固的石油。为了阻燃,增加了很多添 加剂,这些添加剂大多导致燃烧的温度不足,燃烧不完全,因此加重了火场的烟气毒性。某些添加剂本身就是有毒的,所以阻燃工业是导致火场烟气毒性的重要环节,为什么不能统筹考虑?因为科技的认识是逐步进行的,当人们认识到毒性之时,生产商已经积累了足够的金钱来操纵舆论了,这是一种怪现象,需要深入研究才 能够认识。后发的优势在于可以从源头控制,后发的劣势在于,对于毒性的认识也是迟到的,而新技术的引入是加速进行的,一个错误的决策,给后发国家带来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先发国家的缓慢推进,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

3.      逃生决策与行动

我 一直不评论逃生行动,是因为信息不全,比如我最想知道的是受害者年龄分布,死亡地点,生前的状态(清醒还是午睡),察觉火灾的时间,行动前干了一些什么,为什么逃生延误?这些火场人类行为学常识,恰恰是舆论控制最严密的内容,这也是科普的困境,只能从个别的案例中发现一点逃生决策中的问题。

逃 生的成败与否,与听到报警之后的第一项决定有关。一般人听到报警之后,立即想办法确认,这是正确的,毕竟人人都不喜欢爬楼折腾。接下来,该怎么办,就决定了逃生的成败了。有人选择忽视,以为楼下失火,与高层有距离,因此可以暂时不用理会。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家是被燃料所包围的,所有的安全都是互为联通的,共 同一体的。墙壁阻火,但墙上的缝隙不阻火,这是认识的误区。

有人提到,9名工作人员,在尝试了几次之后,选择在房间里坚守待援,这也是一种判断的失误。火场人类行为学研究鼻祖J BryanMGM大火中发现,高层建筑大火中人们倾向于聚拢到一起(Clustering), 共同制定逃生方案。同进共退,有时很好,有时就是灾难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洛阳东都商厦大火,舞厅人多,就以为安全,这是多么大的误解,来源于群体心理学中的认识误区。群体的存在,很容易另个人放弃自身的想法而服从群体,这时候如果外界不干涉(告诉他们外面的情况),就会耽误。如果我们在沟通中倾向于报喜不 报忧,那么当事人就受苦了。

一般而言,人群疏散,排空一层楼需要50秒钟(主要是楼梯行动时间),快一点2030秒,一般以每楼层1分 钟来计算大楼逃生时间。这里的时间是很耐人寻味的,为什么当事人没有立即行动?逃生失败,与当事人的决策关系很大,与当事人对生命安全的认识关系很大,与当事人对生命的态度关系很大,因此我对老师的逃生常识尤为关注,他们是影响至少一代人的群体。从有限的逃生经历来看,多多少少有逃生延误,这是值得深究的 逃生教训。如果我们在课堂不讲鲜活的故事(冷血的态度?),如何教育子女学习火场逃生?当英雄是成人的教育,不是儿童教育的内容。

 

4.      救助方案与存活

1977年, 美国肯德基州的比华利山俱乐部大火发生之后,伤者如同潮水一般送往当地的医院,当地医院经过初步处理之后有转移到其他医院,如此形成了应急管理的经验,被众多美国和国外医院所拷贝,成为火灾急救应急管理的蓝图。这里我毫不怀疑上海当地医院有应急计划,但效果如何,是否是经过其他大火考验的计划?这是我关心 的问题。人人都说自己有应急计划,比如逃生常识,但是你的计划经过别人的检验吗?你的计划执行以后,经过了专家的评估吗?很多逃生者以为自己有常识,到处推销,很可能仅仅是侥幸成功,这样的逃生科普还是少干一点,多虚心请教。救人不成反害人,这方面例子很多,我就不再重复了,免得有人说我亵渎英雄。

氰化氢气体毒性大,作用快,通过皮肤也能吸收,因此是消防队员的天敌。我看关于火场急救的文章,总提到一种解毒剂,需要和常压氧舱一同使用来挽救氰化氢中毒的病人,而我在国内的报道中从未听说这件事。因此,我的问题是,国内火场伤亡率高,是否是因为缺乏特效的HCN解毒剂?望知情者指点迷津。

有道是,建筑节能更防火,燃料特别需防烟,逃生反应定成败,应急管理可减灾。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385604.html

上一篇:为何大火救不了?
下一篇:常识错误可杀人

15 杨学祥 王晓明 赫英 梁进 赵明 陈安 张焱 吉宗祥 贾利军 侯成亚 李永丹 武京治 赵新铭 裘兆蓉 曹建军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