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有感于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差异

已有 4773 次阅读 2010-12-22 13:46 |个人分类:科学散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科学、文化、教育

 

近读一本奇书《海客述奇---中国人眼中的维多利亚科学》。这本书的作者吴以义,以中西方两种科学文化对比的笔法,生动而有趣地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文化在早期碰撞时的种种差异和矛盾。

书中大意是说,1)知识的堆积并不构成科学体系;2)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对西方的科学文化缺乏理解,并不以为然;3)科学革命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明白无误地定义科学中的基本概念,而国人恰恰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素养;5)由此可以断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结构,无法与风格迥异的西方科学文化相通融。。。。。

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呢?大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谈到《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时曾说过,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受《易经》的影响很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而这正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致命弱点就是: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概念,例如,“气”,天人合一,阴阳八卦,等等。任何人都可以大谈一通,但毫无理论体系和规范可言;再者,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只有归纳法,而没有演绎法(即推演法)。这是科学思维方式很重要的问题之一。

应当说,归纳和演绎都是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两种基本思维方式。在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为了寻求自然规律,一般都需要这两种基本的思维途径。例如,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麦克斯维尔的三篇科学论文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及电磁波结构,从而为20世纪发展无线电通讯技术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其第一二篇论文用了归纳法,而第三篇则用了推演法,从而得出了麦克斯维尔方程,即电磁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其速度为光速,光即是电磁波。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其思维方式却仅有归纳法,而没有推演的方法。当然,我们现在理解推演法很容易,简而言之,就是由一些已经成立或存在的事实或理论通过具有逻辑性的证明,使新的命题成立。由此再举一反三,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大家都学过几何学,几何学中由一些公理、定理出发,然后又证明了新的定理的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推演法。作者再举一例,目前在广播电视传媒中,经常提到中医理论,但是,又听到不少中国人自己议论说中医没有理论?究竟中医有无理论,笔者估且不论,但是笔者对时下许多买药广告中提到的“天人合一”观念,似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人的养生保健要“天人合一”,比如“金木水火土”,各自对应人的五脏六腑,而又与天地日月星辰相对应。对此,我大惑不解,难道真的如此?换言之,人身上的每一部分都对应于自然界的相应部分,似乎将复杂的世界看得过于简单了吧?近代科学实际上就是要破除各种迷信思想,将支配这个复杂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系统)的普遍规律揭示出来,为创造人类文明而努力。

然而科学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之一。我们学习西方(以当时的欧洲为代表)科学文化,曾经历了三个层次(或阶段):1)吸取西方科技的个别成果;2)接受系统性的科学知识;3)理解其文化内涵。用现代人的术语说,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造。显然,这几个层次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能否“吸收和再创造”。

可是,由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往往凡事都要追求很强的实用性,所谓“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就以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为例,在漫长的历史上,我国的重大发明和发现也不少(如英国人李约梭的著作所说),但往往缺乏理论支撑,而丧失生命力,以致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国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在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方面我们虽已迈进了一大步,但是,笔者以为,如果不改变我们的种种落后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科学思维方式,要学习人家的优秀科学研究方法或成果,仍然是非常困难的。这里特别应当强调的是,科学的目标在于“求真”“求是”,要使我们的思维中渗透一种科学思维的精神。记得新中国诞生以前,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就曾再三提倡过科学的“求是”

精神。据报载,2003年我国“大众科学素养水平“民意调查显示仅为1.98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如欧盟1992年已达5 %;美国 2000年已达17 % ,显然,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认可的“公众理解科学”运动正在开展:任何人对于科学、科学成果和科学的局限性都应当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一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00-396164.html

上一篇:有感于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差异
下一篇:乐善好施与善待自己(纪念先父百岁诞辰)

5 孟津 赫英 齐霁 颜志敏 wlimin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