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博士生,你走错了路怎么办? 精选

已有 13648 次阅读 2011-1-4 14:57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柳青先生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谢谢陈安先生纠正)。事业的征途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对读书人来说,最关键的两步路也许是:1、选择还是放弃读博士,读什么样的博士?2、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岗位?吕兄撷英用得好,单位好比“啖位”,就看每个人的爱好了。令人无奈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未必是我们喜欢的,我们喜欢的也未必是我们擅长的。事实上,往往在我们经历了很多之后才发现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可木已成舟,一切都很难再改变了。

学业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选择是上大学,上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取决于你的应试分数,由不得自己,但就读什么专业还是有一定的选择空间的。不过对许多学生而言,选择权并不在自己手中,望子成龙的父母为孩子把着这关键的一步。父母的选择真的是理智的吗?未必然,父母未必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未必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擅长什么,更不会管孩子是否喜欢什么,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想为孩子设计美好的蓝图。在这个问题上农村的父母或许好一些,我父母大字不识几个,自然不会管我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他们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要能跳农门,将来不再修地球就行了。但有知识的父母可不这样,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宝贝儿女身上,希望儿女能为自己光宗耀祖呢。上大学只是你事业征途上的第一步,如果真的走错了,还有挽回的余地。

大学毕业面临第二个关键的选择: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这个权力完全在自己,选择到哪里深造?选择什么样的专业?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岗位?这些问题很缠人,除了铁了心准备继续深造的人,那些准备就业的学生大多在第四学年伊始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躁动,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了。对于选择就业的人没有什么可以说的,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有可观的收入,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工作的乐趣。打算继续深造的人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这一步虽不是最重要的,但也举足轻重。你通常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本科所读的专业继续学习,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二是选择自己更喜欢的专业学习。后者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因为你没有经过相关专业的系统训练,先天性地处于劣势,需要表现得比“科班”出身的人更出色才能赢得相关导师的赏识,而且入学后通常也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才能弥补本科阶段的欠缺。这一步如果你找到感觉了,大可以勇敢的走下去,相信美好的前景在等着你。怕就怕你不知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只是随波逐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继续往下走,那前面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足为奇。假如三年的硕士让你一头雾水找不到东西南北,奉劝你悬崖勒马及早回头,因为学海如苦海,前路茫茫永远也看不到岸,执意走下去的结果也许是无尽的遗憾与懊悔,须知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吃,即使勉强读出来了,等着你的未必是你期望的美好景象。

读博,这是事业上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你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是否真的觉得找到了自己事业上的真爱?如果是,我觉得你该义无反顾地读下去,读博的路上有很多的艰辛,生活上的困境,事业上的坎坷,不一而足,如果没有一个淡定的心态恐怕会有很多的烦恼,最终将影响你的学业,甚至半途而废,我说的半途而废不是你放弃学业,而是你在心理上就决定放弃学问了。每年有半数的博士毕业生进了政府机关当公务员足以说明问题,当然,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博士本来就是把博士当成了敲门砖。一般说来,读到了博士再改专业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你读完三年的博士,深以为你并不喜欢所读的专业,那你犯的这个错误不算小,基本可以称得上误入歧途,从头再来的可能性或许有,但机会大概不会太多,因为你走得太远了。除非你读的是基础专业,改行从事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还是有一定可能的。假如你是某个方面的天才,只是发现得比较晚,属于大器晚成一类的,那么你原来读什么专业都无所谓,我指的是一般情况。对于大多数的平凡人来说,你一旦走错了路,只能将错就错,力争将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你的最后一步选择是就业。虽说一次就业不等于从一而终,但除非迫不得已,谁愿意不停地折腾?如果若干年后你觉得选择的单位或岗位不适合你,或者差强人意,在目前的情况下,另择高枝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比较现实的方案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选择适合在你所处的环境中发展的方向,或许可以另辟蹊径,闯出一番新天地来。例如,你是做基础数学的,在工科院校工作就有点错位了,你满足于当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自然不存在满不满意的问题,但想在基础数学领域有一番作为将面临着比别人多得多的困难,一旦你觉得不再钟情于你的基础数学,选择能发挥你数学特长的应用性学科重新塑造自己不失为比较理智的做法。假如你对数学情有独钟,就是不愿意放弃,那就坚持几年,当你有了一番成就,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你理想的工作环境自然唾手可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400914.html

上一篇:博士生,你愿意选择什么样的单位?
下一篇:直觉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26 赵伟博 张志东 余世锋 王德华 罗帆 陈国文 刘立 傅云义 丁甜 佟冬 吕喆 柳东阳 李学宽 许培扬 唐常杰 武京治 丛远新 蔡津津 王萌杰 刘庆丰 陈仕毅 瞿辉 xu1987125 woody78 xiaxiaoxue86 weibin314

发表评论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