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1931--1945

已有 5830 次阅读 2011-2-19 00:21 |个人分类:社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日本关东军, 蒋介石日记

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这块土地上连续遭受了天灾人祸。192853日日本关东军出兵侵占济南,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制造济南“五三惨案”;64日在沈阳策划皇姑屯事件,造成张作霖重伤不治而亡。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大战历时七个多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1931年长江流域暴发特大洪水,遍及16个省、数千万老百姓流离失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不和外人欺。新老军阀的连年混战和突如其来的天灾被一直想吞并我中华民族的日本侵略者看在眼里,觉得全面侵华的时机已经来临。

九一八事变:1931918日,南京下关码头。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陪同下,登上“永绥号”战舰。他将要亲赴江西,督师剿共(指193186日开始的第三次围剿红军战事)。刚刚下过雨的南京有些阴沉,蒋介石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1931918日晚,北平中和戏院。这里上演的是京剧名家梅兰芳的《宇宙锋》。是为庆祝东北军入关助蒋打胜中原大战一周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养病多日的张学良也携夫人于凤至前来看戏。

1931918日入夜,沈阳。日本关东军兵分两路逼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1931918日晚10时许,茫茫长江上的蒋介石还在为前方剿共战事失利头疼不已。摊开日记,蒋介石写下:对匪决取包围策略。

1931918日晚10时过后,北平的中和戏院里座无虚席。然而,就在梅兰芳的演出正高潮迭起的时候张学良的座位上已经空空如也。

就在1931918日晚10点钟,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带的一小段,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在北平接到东北战报的张学良匆匆赶回协和医院。日本关东军进攻北大营时,东北军参谋长荣臻根据张学良几日前的指示,命令北大营士兵暂时不允许抵抗,等待命令。随后荣臻紧急请示张学良,而张学良对此的回应是——不得开枪还击!8000东北军将士被“不抵抗”的命令逼入绝境。面对冲进北大营的500多名日军,他们的手里竟然没有武器。短短几个小时后,沈阳沦陷……沈阳的战火燃烧之际,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还行驶证茫茫长江上,他也完全意识到此刻东北的危机。

天灾匪祸相逼而来,明知危亡在即,亦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蒋介石日记1931919日》

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

——《蒋介石日记1931920日》

南京大屠杀:19371117日,年逾古稀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一千多名官员匆匆登上泳绥舰,撤离南京。三天后蒋介石宣布迁都重庆,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城防司令。1937125日五万日军兵临城下,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岌岌可危。在撤离南京之前蒋介石专门召开军官会议,说只要守军坚持到云南援军的到来,他必将亲自带队解围。十五万中国守军开始苦守南京。截止1212日,日军狂攻南京七天始终没有攻进城去,甚至连一半的城郊地区都没有能控制。然而就在这一天,南京却收到了远在江西的蒋介石一纸撤退电文。唐生智随即弃城撤退。在混乱中守军纷纷脱下了军装,放弃抵抗,争相逃命,南京城的防守也就此土崩瓦解。193712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长达数月的奸淫掳掠和惨无人道的屠杀,日方却宣称皇军在外国首都入城此乃有史以来之盛事。1215日,美国记者斯蒂尔第一个报道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消息。18日《纽约时报》也报道了南京的屠杀惨剧。随着被屠杀人数的日益增加,关注南京的报道却越来越少。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无端地消失在世人的视野之中。 

视频请看:《历史关口:蒋介石日记1931--1945年》

          1、不抵抗主义

          2、先安内还是先攘外

          3、拒和迁都

          4、轴心国还是同盟国

          5、最大的危机

注:看了之后,最起码能够理解当下的中国的许多问题与现象。



https://m.sciencenet.cn/blog-55745-414311.html

上一篇:海归 救国 汉奸 卖国贼
下一篇:读文献,读什么、怎样读?

2 侯成亚 刘广明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