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专家级公众人物请慎用话语权

已有 4140 次阅读 2011-3-6 01:5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style, 老百姓, 公众人物, 话语权, 大众

    公众人物由于身份特殊,其言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常常是举足轻重的,专家级公众人物通常又是老百姓崇拜的偶像,其言论的分量更是可想而知。所以这些拥有话语权的专家们在张口之前该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信口开河,否则不仅可能会误导大众,也会有损自身的偶像形象。

    最近有位专家在媒体发表了一番高论:“由于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村住房有三成闲置,应尽快解决农民住房的产权问题,农民可以卖了房子再进城买房子,城里的市民也可以到农村买房子,这样,农民可以进城居住,市民也可以下乡居住。”听起来似乎有道理,但只要粗略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专家们讲话实在太随意。

     首先,农村住房三成闲置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我经常回农村,我所了解的农村虽然偶有闲置的房子,但一般都是工薪阶层不愿意在乡下住了,或者是比较有钱的包工头想进城居住,但远远到不了三层,所谓农民工因进城打工而使三成住房闲置纯属无稽之谈。事实上,即使农民工进城打工了,家中多还有老人或妻儿居住,个别临时闲置或许是有的。不知专家是根据什么得出的这一结论?

    我们姑且假定专家讲的是事实,农村有三层住房闲置,真的可以像这位专家说的农民能如愿以偿地进行买卖吗?所谓农民房说白了就是“宅基地”房,我知道在一些城乡结合部有不少这样的房子,盖这些房子的初衷也许不是为了给农民住,而是给愿意买这些房子的城里人住。由于没有产权,所以价格很便宜,我之所以了解这件事,是因为我有朋友买了这样的房子。一旦这样的房子产权证落实,买房子的人无疑大赚了一笔,我不是搞经济的,不知这样会给房地产市场带来怎样的冲击。即使这些宅基地真的有了产权,事情也远不像这位专家讲的那样是市民下了乡,农民进了城。农民们卖这些房子才收入了多少钱?进城买房子又要多少钱?凭他们打工的收入有多少在城里买得起房子?天方夜谭吧?

    退一步说,打工仔有能力在城里买房子,他们把乡下的房子卖了,在城里住上了称心如意的宅子,他们能成为正式的市民吗?未来的生活怎么办?城里无论是日常生活、治病等各种开支都远非乡下可比,他们能负担得起吗?有多少打工仔能负担得起?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大概都不难想象农民工在城里安居是不是件现实的事。我曾经在坐出租车时跟司机聊天,他们很多人的家都在乡下,有些是两口子开同一辆出租车,即使这样,两人辛辛苦苦一个月的收入总和不过万元左右,这在打工仔里应该算中等以上的收入了吧?他们要交房子的租金,要供孩子念书,就算他们把老家的房子卖了,请问他们何时能买得起城里的房子?我问他们:“开出租很辛苦啊,将来咋办呢?在广州安家?”他们说:“怎么可能,广州房价这么贵,消费这么高,怎么住得起哟,给孩子挣点学费,将来开不动了,就回乡下。”这些人虽然觉得大城市好,但没有一个有计划打算在城里安家落户。尊敬的专家们,你们真的了解这群打工仔的生存状态吗?一套宅基地能顶城里的几块砖头?

     专家们,请您悠着点!我不明白专家为什么要重拾农民房的话题,听起来似乎是在为农民着想,可细想,似乎很有些耐人寻味的深层次问题。到底是什么,我不得而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41916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人与狗,谁更可爱?

21 吕喆 赫英 曾庆平 丛远新 陈国文 钟炳 尚松浩 刘立 黄锦芳 徐耀阳 李学宽 柏舟 尤明庆 刘庆丰 陈绥阳 刘建彬 马红孺 李世辉 孙学军 侯振宇 xd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