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社会价值观念现状会左右科教风气吗?

已有 2873 次阅读 2011-3-6 10:29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社会环境, 科教, 高校学风

科技,只有在创造或保卫人类生存环境和财富时,才体现出价值。
    
人们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目的除提高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外,应该主要是为将来可以从事较高难度的科技活动,为社会创造或保护财富,继而为自己乃至家人谋得荣誉和物质生活条件,奠定基础。
    
一个国家创造和分配财富的政策一旦形成,一般就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惯性而延续,而其公平性的优劣,将会左右着人们尤其是尚处于观察社会百态之年轻人对待高等教育的态度。
   
我们这一代人,在年轻的时候,恰逢文革后的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社会为我们提供了那个时候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毕业后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空间。所以,我们自然地信仰了努力学习和钻研科技能够改善我们生活质量的信条。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官员追求GDP增长速率考核机制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近10年多来不难看到,全国财政收入、大量企业家财富的剧增,看似并非来源于科技的明显进步(例证之一2010年全国土地出让金大约2.7万亿/全国财政收入大约7.7万亿),而且社会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日趋明显,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的工作环境与在校学习成绩优劣的关联性日趋减弱。这,难道不会给现在年轻的一代带来了严重的困惑吗?
  
记得2008年全国动员抗击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当时曾梦想这是一次改变我国产业结构和推动科技发展的好时机,但很快就被国家数万亿、地方政府加N倍投资于铁公机、汽车等产业以及城建和房地产扩容所击碎。
  
历史已经说明,异常的政治、金钱第一,都难以为中国带来长期健康、和谐的社会。衷心期望,中国能在面向自然环境友好之科技的支撑下,更快、更好、持久的繁荣富强起来。
  
年轻的学子,面对目前眼花缭乱的社会,还是“要努力做一个勇敢的人,除了敢于选择从现实出离,走向真实,还要敢于舍弃林林种种的道路”;“要敢于相信,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走到底,就够了。其他的路,即便同样能够到达,也无法通通走一遍”。(引自扎西拉姆·多多)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70-419236.html

上一篇:跟着折腾吧,中国高等教育就大有希望了
下一篇:上海交大为研究生选修本科生课程背书

3 曹广福 侯成亚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