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全职妈妈和人才竞争的成本

已有 4974 次阅读 2011-5-14 17:35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成本, 全职妈妈, 家政, 人才竞争


今年马上就四十岁了,回顾28岁博士毕业后到现在,虽然是基于个人经历的感想,但是道理可能会普适于整个中国科技发展的规律。

那就是,我们中国在跟西方国家进行人才竞争的时候,在培养成本方面投入太少,几乎毫无优势可言。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有一些年青人可以在国内或国外脱颖而出,一个原因是人口基数大,总有一些天才能出来,另一个原因,恐怕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能在劣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坚持于读书之路。

其中一个培养成本,就是本博文题目中的“全职妈妈”,西方国家很多妈妈都不工作,称作全职妈妈,这给科学家们的工作解除了后顾之忧,同时又为下一代的人才成长,进行了高投入。

国内这方面,科学家们的家庭,基本上都是双职工,必须在这两方面同时作战,消耗精力,两方面都难达上乘,甚至有科学家为了自己的事业,过于努力,忽视家庭建设,子女连个好点的大学都上不了。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国家人才竞争的战略性问题。

怎么解决,我们已经不可能将双职工家庭改回到以前的全职妈妈类型,即使国内有些年青科学家已经做出成就,个人工资方面已经完全可以支付家庭所需,恐怕也不容易下此决心。

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建设好社会化家政服务体系,让已经成就的科学家们、工程师们能找到合适的家政服务机构,把一些家事外包出去,其关键是,这些家政服务人员,要具有足够的素质,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即使你有那个钱,但是买不到合适质量的服务。

尤其是在小孩子教育方面,还是有一些需要学习需要专业知识和个人领悟能力的东西,普通的保姆/家政服务人员不见得人人可以放心,这就需要建设起来的社会化家政服务体系,能够促进这些人员的继续学习。

这种人才竞争的战略,目前似乎未在社会上看到载体。

对于尚未成就的年轻科学家,自己本来就没多少钱,怎么办呢?

常见的一个办法是动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辈,让他们帮忙可以节省资金投入,但是,因为生物年龄的问题,大多数爷爷奶奶辈,即使曾经是非常优秀的爸爸妈妈,那时候他们有生育培育本能,可是年纪大了之后,如果不是非常专业精研过幼教领域的工作,缺少本能,精力下降,是很难把孙子辈的日常生活带好的。

吃力不讨好,让家庭的天伦之乐也大减。

自己的孩子,最好还是自己带,家务活动中比较烦累的部分,交托家政服务机构为宜,既然是双职工,妻子的那份工资,起码应该能够支撑起这份家政服务。

这就是我们国家跟西方国家进行人才竞争的大势,成本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

关键是要把足够质量的家政服务体系建立起来,有了之后,就可以论及,如何对正在上升期的年青科学家实行优惠,让他们付得起价钱。

参考材料:


  • 虚拟养老院,其实是用虚拟的信息技术编织的养老服务网,老人只要加入到这个网,便可用虚拟的信息反映服务需求,而得到“实”的真诚服务。
    • 在中国内地,如此的虚拟养老院最早形成于苏州沧浪区,他们新近还自主研发了一套“质量管理系统”,以提升内部管理。而天津市和平区也依托其养老机构,推广了“2+X虚拟养老院”为老服务模式。
      • 兰州对加盟虚拟养老服务的企业,政府全部将其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给予各类税费减免优惠,加盟企业员工参照公益性岗位政策,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

      • 虽然说的是养老院,其实跟本贴论及的社会化家政服务同题。


        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养老和护理行业在二十年后会有个爆发式的增长。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43-444159.html

        上一篇:一个机制上的构思:小学低年级阶段课后作业的布置限定
        下一篇:大学生应该注意的为人处事之道

        7 武夷山 武京治 柳东阳 罗帆 张亮生 侯振宇 zzjtcm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