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节能交通工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uoxianan 研究制造个人节能交通工具

博文

公交车、汽车、电动车道路资源占用效率分析比较

已有 6900 次阅读 2011-6-16 14:24 |个人分类:个人交通工具|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汽车, 电动车, 公交车

 

公交车、汽车、电动车道路资源占用效率分析比较

 

前言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私人汽车和电动车的飞速发展令人炫目。以致出现了一方面鼓励使用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汽车;一方面压制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电动车的使用的政策怪象?到底该鼓励或限制发展那个交通工具?这是一个关系民生的大事,这个问题应该有一个科学的、理性的判断。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简单的模型数据做一个初略比较。

1、道路资源的分配

   现实是在城市道路中,非机动车道已经被大量侵蚀,日益变窄,甚至消失。本质上是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问题。

本文提出一个城市道路资源的分配比例见上图;

说明:

车道为如图;自行车导与人行道共用;(实际情况是人行道已经空置,行人流量大幅度减小)

②摩托车已经基本被禁止,不再计入;实际上还是应当可以上路。

③开辟电动车专道,分为30公里/20公里两个自由道;

④汽车分为60公里/40公里两个自由道;60公里快速道在中间,有利汽车快速行驶安全。

⑤汽车40公里低速道与电动车快速道30公里毗邻,速度差为10公里,有利电动车行驶安全。

⑥电动车最快限速30公里;低于20公里选择在最左边行驶。

 

基本数据:

道路总宽为;20;公交车道为:5;汽车道2条为9;电动车道为6

占道比例为:公交车道为:25%;汽车道45%;电动车道为30%

 

2、右图动态行驶效率%(通过人流量:注:取19路长)

公交车:1个车道通过为1辆(50人);效率为:65%

汽车:2个车道通过为4辆(4人);效率为:5%

电动车:1个车道通过为18辆(18人):25%

 

3、左图静态行驶(速度低于10公里/时)效率%(通过人流量:注:取19路长)

公交车:1个车道通过为1.5辆(75人);效率为:60%

汽车:2个车道通过为8辆(8人);效率为:6.5%

电动车:1个车道通过为40辆(40人):32.5%

 

4、数据对比:

u公交道占地面积为:25%,动态时通行效率为65%;静态时为60%;最高。

v汽车道占地面积为:45%,动态时通行效率为5%;静态时为6.5%;最低。

w电动车道占地面积为:30%,动态时通行效率为25%;静态时为32.5%;中间。

 

动态通行效率与占地面积比系数:

u公交道占地面积为:25%,动态时通行效率为65%;系数=65/25=2.6

v汽车道占地面积为:45%,动态时通行效率为5%;系数=5/45=0.11

w电动车道占地面积为:30%,动态时通行效率为25%;系数=25/30=0.83

 

静态(拥堵)通行效率与占地面积比系数:

u公交道占地面积为:25%;静态时为60%;系数=60/25=2.4

v汽车道占地面积为:45%;静态时为6.5%;系数=6.5/45=0.14

w电动车道占地面积为:30%;静态时为32.5%;系数=32.5/30=1.08

 

5、资源利用比:系数/占地面积

u公交道占地面积为:25%;系数=3.25+3/25=0.25

v汽车道占地面积为:45%;系数=0.11+0.14/45=0.0055

w电动车道占地面积为:30%;系数=0.8+1.08/30=0.062

 

6、以汽车系数0.0055为基数比较:

u公交车通勤效率是汽车的45倍。

v电动车通勤效率是汽车的11倍。

 

7、结果证明:

①城市的交通道路通勤主流是公交车;其次是电动车;汽车的通勤效率最低。

②汽车占有道路资源最大,却效率最低(附加排放最大);在城市汽车应当限制使用(借鉴北京的措施)。

③应当把有限道路资源分配倾向公交和电动车(行驶零排放),在城市鼓励使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65128-455937.html

上一篇:四个国家部门决策过于轻率,首先因为它没经过公共听证
下一篇:汽车与摩托车(电动车)地面资源占用比较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