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已有 3745 次阅读 2011-7-29 11:15 |个人分类:On Culture|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故事, 老百姓, 周厉王, 平原

《国语·周语上》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周厉王做人很残忍,遭到了国民的公开指责。等召公把这种民情禀告厉王,厉王大怒
急忙找来卫国的巫者,命令他监视那些公开指责自己的“暴民”。巫者将这些暴民”报告给厉王,厉王就派人杀掉!自此,国都里的人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只是在路上遇到时相互用眼色暗示。
 
这下子厉王高兴了!对召公说:“我能止住指责了!大家都不敢说话了。”
 
召公说:“这是堵人的嘴啊。堵住老百姓的嘴,比堵住河水更糟糕!河水越堵塞约有可能冲破堤坝,早后遭殃的人一定会更多,老百姓也象那河水。因此治理河水,要懂得疏通它,使之畅通不堵,同样,治理老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容许他们说话。
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
 
这样政事才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嘴,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嘴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嘴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嘴,将能维持多久?”

原文如下: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8980-469671.html

上一篇:做事情之罪和不做事情之罪-替铁道部说句公道话
下一篇:靠天吃饭

3 许培扬 郭桅 何宏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