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表现(新闻稿)

已有 4582 次阅读 2011-12-2 14:15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论文, 新闻稿

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表现

(新闻稿)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1122日发布

一、表现不俗的国际论文所占比例增加

2010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共12.15万篇,其中23968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即其论文发表后的影响超过其所在学科的一般水平,也就是说占我国论文总数的19.7%的论文表现不俗,该比例较2009年的15.5%上升了4.2个百分点;较2008年的11.5%上升了8.2个百分点。

我国表现不俗的论文81.6%由高等学校贡献,17.5%产自研究院所,主要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省,其中上海表现不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最高,为22.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化学、材料科学、物理、生物、数学、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等六个学科的论文最多。化工、矿业、电工、力学、水利和能源等六个学科产出的表现不俗的论文占其全部论文的比例较高。

 

 

二、国际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均有提升

论文发表后被引用的情况,可以反映论文的影响。2001年至2011年(截至2011111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83.63万篇,排在世界第2,2010年统计时上升2位;论文共被引用519.14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比2010年统计时提升了1位。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6.21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5.87次提高了5.8%,相形之下,世界平均值为10.71次,比上年提高了1.3%。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虽与世界平均值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提升速度相对较快。

我国有12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前10位以内,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4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被引用次数排名进入世界前5位的还有计算机科学、综合类和物理学。与2010年相比,除五个学科领域以外,其他学科论文被引用频次的排位都有所上升,其中跃升4位的是生物与生物化学,上升3位的是微生物学,另有5个学科领域上升了2位。

 

三、高被引国际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6

中国各学科论文在2001-201110年段的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增加5856篇,排在世界第6位,比2010年统计时上升1位。美国排在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高达55953篇,英国和德国的高被引论文数分别为12232篇和11391篇,位于第2位和第3位。排在中国之前的国家还包括法国和加拿大,日本高被引论文数为5639篇,被中国超越。

 

 

 

 

四、国际热点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5

在发表之后2年内就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是热点论文,往往反映了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动向,可以说是科学研究前沿的风向标。热点论文往往就是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论文,并且在未来的更长时间内会产生广泛的学术影响。截至201111月,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9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9.9%,排在世界第5位,比2010年上升1位。美国热点论文数最多,为1070篇。其次为英国、德国和法国,中国在今年超越了加拿大。

 

五、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的论文数量排在世界第2

各学科影响因子居首位的期刊可以被看作是世界各学科顶尖期刊。2010年各学科顶尖期刊共有173种。2010年,中国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大幅上升到5203篇,排在世界第2位。20052010年,中国在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3.3%,显著高于同期中国SCI论文总数的年均增长率(15.5%)。

 

六、中国科技期刊繁荣发展

以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2010年我国作者在国内1998种中国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3.06万篇,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1.8%中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指标上升趋势明显,2010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463,是2001时的1.75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971,2001年的4.28倍。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规范化程度有所提高,期刊学术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2010年,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9种,较2009年增加12.2% 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10种;Medline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66种;Scopus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674种。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514095.html

上一篇:美国边缘物理学家与量子力学
下一篇:中国科技期刊相关指标(最新发布)

9 傅蕴德 王涛 郭向云 王晓峰 许培扬 赵纪军 邹晓辉 马峥 化柏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