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需要优势互补,共存共荣

已有 3307 次阅读 2012-1-9 00:37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 优势互补, 共存共荣

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需要优势互补,共存共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8(美东时间)发布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文化多元化兼容并包的时代,不是什么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动风的时代,或者中化战胜西化,西化战胜中化的时代,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需要优势互补,共存共荣,只有这样才能发扬光大中华文化,才能吸收世上一切先进和优秀文化,而不能排斥西方优秀文化。

 

五年前应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部分世界史研究生的要求,笔者做了《我的治学之路》的主题发言,并回答了研究生提出的问题。其中有学生问:现在北大清华等院校10位博士发表公开信联名体制圣诞节活动在中国的影响,您怎么看?
我的答复是:圣诞文化、迪斯尼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只是这种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熟悉这样的文化来了解美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宣布抵制圣诞文化,由名牌高校的博士们联名抵制实在是多此一举,说的难听一点是一场闹剧。我们需要有包容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良好心态,其中包括包容圣诞文化。在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国里出现联名抵制圣诞文化,这是一种弱势文化心态,其实我们应该了解她、包容她、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荣共存有什么不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是那些圣诞文化或者迪斯尼文化所能全盘消化得了的。

几十年前约瑟夫奈伊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美国的文化处于强势软实力状态,我们不是抵制她,也不是全盘接受她,而是洋为中用,取其精华。顺便提到,美国每年圣诞节的圣诞树及圣诞用品主要进口国是中国,今年因为圣诞用品供应减少而影响了美国人过圣诞节的欢乐心情,中国源源不断地圣诞节商品打进美国市场,人家美国人没有提出反倾销,我们自己的博士们却要抵制生产圣诞用品,你说怪也不怪?谨防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抬头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引自《我的治学之路(答问摘要)——20061221日与北师大历史学院部分世界史研究生座谈》

现在笔者依然坚持这一基本观点。

 

 

******************************

人造圣诞树的启示(补充版)

黄安年文,发表: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61223补充版

(
学术交流网主持人20061223按:1221日下午应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部分世界史研究生的要求,笔者做了《我的治学之路》的主题发言,并回答了研究生提出的问题。其中有学生问:现在北大清华等院校10位博士发表公开信联名体制圣诞节活动在中国的影响,您怎么看?

我的答复是:圣诞文化、迪斯尼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只是这种大众文化已经成为美国多元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需要通过熟悉这样的文化来了解美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宣布抵制圣诞文化,由名牌高校的博士们联名抵制实在是多此一举,说的难听一点是一场闹剧。我们需要有包容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良好心态,其中包括包容圣诞文化。在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国里出现联名抵制圣诞文化,这是一种弱势文化心态,其实我们应该了解她、包容她、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荣共存有什么不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不是那些圣诞文化或者迪斯尼文化所能全盘消化得了的。

几十年前约瑟夫奈伊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美国的文化处于强势软实力状态,我们不是抵制她,也不是全盘接受她,而是洋为中用,取其精华。顺便提到,美国每年圣诞节的圣诞树及圣诞用品主要进口国是中国,今年因为圣诞用品供应减少而影响了美国人过圣诞节的欢乐心情,中国源源不断地圣诞节商品打进美国市场,人家美国人没有提出反倾销,我们自己的博士们却要抵制生产圣诞用品,你说怪也不怪?谨防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抬头是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引自《我的治学之路(答问摘要)——20061221日与北师大历史学院部分世界史研究生座谈》

****************************************************************************
(
学术交流网主持人20051220按:在北加州地区,我们感到圣诞节的气氛越来越浓,白天各类商场和饮食点生意兴隆,入夜许多家门前张灯结彩,我注意到其中不少圣诞礼物和装饰品Made in China。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为美国老百姓过一个体面的节余型圣诞节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的圣诞节是最重要的全民节日。过圣诞节家里没有一颗圣诞树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些圣诞树以往是由专门的树苗供应的,每年的消耗极大,一颗圣诞树少则数十美元,多则数百美元,圣诞过后就作为废弃物处理,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这对于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尤其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的邻国加拿大的得天独厚的森林条件,同样也要考虑有没有一种可以反复使用的圣诞树的替代品。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我没有发现有这样的替代品,但当跨世纪前夕,用包括塑料制品在内的人造圣诞树越来越多了。据说圣诞树真正出现在圣诞节时,首先见于德国,之后又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17世纪初期,德国开始用松树或杉树装饰,来庆贺耶稣降生。184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贝托在圣诞节用松树枝来装饰温莎宫城堡,人们很快认可了这一的习俗。

我们住在怀特普莱斯市晨练时,发现将年前购买的圣诞树当作废弃物扔掉的情况为数不少,前天有一家干脆将圣诞树(砍下的松树)扔在马路中央,今天则看见人造塑料圣诞树也被扔了出来,其实这种塑料制品的圣诞树是完全可以重复利用的,本来其用意就是要用户重复利用,你若用了一次就扔将出来,为何不买个真家伙呢,真是有钱人不会有穷当家人的想法。设想如果全国推广塑料制品的圣诞树,9000万个家庭中每年有1/1000不用成活松树作为圣诞树,则将节省了9万颗圣诞树,1/100,则是节省了90万棵圣诞树,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资料显示:“1998年,中等大小的圣诞树售价49.95美元,1999年,相同尺寸的圣诞树可能要52.95美元。最供不应求的传统树木是诺贝尔树,它要化八年到十年才会长大。现在,这种树木供应就很少。估计今年有不少家庭在欢度圣诞节期间,可能会购买塑料的圣诞树来取代真的圣诞树。据全美圣诞树协会(National Christmas Tree Association)统计,美国人造圣诞树的销售量从2001年的730万棵增长到了2003年的960万棵,增长了30%。而天然圣诞树虽然占有70%的市场份额,但是自1995年以来销量已经减少了37%,仅在20012003年间,销量下滑了440万棵。连美国天然圣诞树最大的零售商也做出这样的预测:人造产品一定会蒸蒸日上。’”在美国,有些市镇专供圣诞树的需求,新罕布什尔州的考尔布鲁克镇,圣诞树的数量远远超过当地的居民人口,单在该镇最大的韦尔林场就有50万棵圣诞树,是全镇2500人口的200倍。但是,在跨世纪的美国人造圣诞树美国在圣诞树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其中大部分是中国造的。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2003年出口的圣诞用品达到16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输往美国——包括白宫用的7棵圣诞树。而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圣诞用品出口金额达到8.5亿美元。其中,5.1亿美元的商品来自广东省,这里有大约300多家大大小小的工厂从事圣诞商品出口生意。难怪法新社记者发出这样的感慨:在美国,除非你去买一棵真正的树来当圣诞树,否则你就有七成的可能买到一棵写着中国制造的圣诞树。民调显示,美国30岁以上人群中,2004年使用人造圣诞树的占70%;20多岁的年轻人中,使用人造树的占57%。而美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1月至7月,美国从中国进口人造圣诞树价值4000万美元。使用人造圣诞树的流行和人造圣诞树绝大部分中国造,启示我们,即使美国人的生活习俗也和中国的商贸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也需要美国,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勤俭办一切事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倡导节节约,即使在美国这个资源强国也是势在必行的。

(
写于20001820041228增补)

(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观察/2005821首发;收录于200511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黄安年的《美国纪行——一个中国学者眼中的美国生活》)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问题观察/20051220发布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问题观察/20061223补充版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0598&cid=22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527193.html

上一篇:有感于:中国造儿童用品在美国称霸,唯中国食品难进美国市场
下一篇:孩子喜爱上滑冰学校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