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ile669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aile6699

博文

英语-中国人的必修课?

已有 3452 次阅读 2012-2-3 15:54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英语, 中国人, 必修课

    看到科学网一篇博文《韩美林带博士不用学外语 称清华首开“特例”》(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2/259260.shtm)有感而发。
    中国现今的教育制度下,几乎凡考试必考英语。从小学到博士教育,英语都是必修课。英语本应该是做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使用,在许多人眼里却成了衡量一个人的能力的标准。然而,以汉语为母语的华人,如果不处在英语环境中,学习英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毕竟汉语和英语不属于一个语言体系,差别还是蛮大的。语言的学习应是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中国现今的教育制度下,英语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校关心的是体现在书面上的分数,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以我的经历来讲,学英语的最初阶段是在背单词、抠语法的过程中度过的,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后来,慢慢地开始能看懂英语小短文,大多是一些故事性的比较强的,开始对英语有些兴趣。当时考试题目听力题目的分数占总分的比例很小,因此学校并不重视听力。至于口语,更是不重视。因此,造成了“哑巴英语”—阅读和书写一些英语文章还可以,但是用英语跟别人交流就很困难。然而,不能说“哑巴英语”就没用。在全球化的今天来说,英语作为一门世界语言,的确应该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做学术研究的人来说,需要了解所做课题的最新进展情况,能看懂英语文献就是必不可少的技能。然而,有些人在硕士、博士入学过程中英语成为了“拦路虎”。这些人中不乏一些专业知识过硬的优秀人才,我觉得对于这些人来讲,适当放松对英语的要求是有必要的。然而,英语作为选修课,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去选英语来学。然而,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持续性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学英语会不会导致他们连基本的阅读和书写英语文献的能力都没有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7967-533958.html

上一篇:国庆前杂想
下一篇:“方寒大战”结局会如何呢

3 吕洪波 虞左俊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