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2008年的瑞士(六):真实的因特拉肯

已有 4057 次阅读 2012-2-25 11:13 |个人分类:人在旅途|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旅游, 瑞士, 2008年, 因特拉肯

    到过因特拉肯,我才发现与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因特拉肯大相径庭,也许深圳的只是因特拉肯的一个局部剪影,也许它就只是借用了一个名称。
    瑞士中部城镇因特拉肯(Interlaken,又译烟特勒根、茵特拉根),是少女峰山脚下的一个著名的度假胜地,以一年四季风景醉人著称。作为前往少女峰的重要门户之一,拉丁文的原意即是“两湖之间”,因为它位于图恩湖及布里恩茨湖之间,又名湖间镇,是一个标准因观光而兴起的小镇。这里有许多中世纪的建筑(十一至十四世纪)和堡垒(建于1750年)等。  
    在维多利亚时代,它已是向往湖光山色的人士所倾心的一个城镇了。踱步走过贯穿镇上的阿勒河的桥,便是建于1279年的古镇翁特赛恩,沿河步行则有自14世纪保留至今的教堂,以及于17世纪所兴建的市政厅可供欣赏留连。翁特赛恩堡,或简称为古堡建于1656年,是镇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何维克街(Hoheweg)的尽头是占地35英亩的霍依玛特大公园,草地为昔日修道院的庭园,现今则禁止兴建任何建物,以防止破坏这片美丽的景观。这个公园从前是奥古斯丁教派寺院的放牧之地附近的城堡教堂,又称新教教堂。教堂旁的寺院在1745年被摧毁,却在旧址上建了城堡。
1  与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因特拉肯大相径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此后是我们乘大巴沿两湖前往卢塞恩途中见到的景色
[imgid=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293-541170.html

上一篇:2008年的瑞士(五):冰雪中的旋转餐厅
下一篇:台湾行(二):到姨妈家做客

6 马磊 丛远新 曹聪 沈晓雄 李永丹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