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质问(回应 II)

已有 2688 次阅读 2012-5-12 15:20 |个人分类:大学观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教育, 硕士生, 非正常死亡, 投入不足

[按:昨天晚上20:29分时收到严俊的导师第二次回应(见下)。对于裴博士的建设性态度我表示欢迎和赞赏,期待有所行动。众所周知,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身在其中的师生带来很大的冲击。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地严重不足,而大学扩招和扩建又使很多大学背负上沉重的负担,老师负担更是超出了应有的负荷,学生也得不到充分的师资和相应的教育。特别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原有的秩序受到极大的破坏,大量的研究生涌进实验室,而导师的数量却没有相应比例的增加,加之教学科研负担沉重,多数研究生只得通过自己摸索的方式进行科研,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同时,就业的压力又使得研究生早早地跑出校园寻找工作,势必严重影响到学业,乃至产生精神抑郁、甚至非正常死亡。所有具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对这一切无不痛心疾首,期待着历史契机的出现,从那一刻起,开始做出改善,而不是一直漠视下去。或许,我们今天正面临着这样的契机,又或者,我们会一直等下去。。。事情总会落在具体的人身上,而我提出的质问却并不限于具体的人。那些对此事冷漠的人,是否问心无愧呢? 


感谢李先生的关怀!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Yiwei LI" <。。。>
> Date: Thu, 10 May 2012 15:34:18 +0800 (CST)
> To: "Pei Pucheng" <。。。>
> Cc: fso <。。。>
> Subject: Re:Re:_质问
> 裴博士:    谢谢回复。    根据约定俗成的惯例,对于媒体报道不实的地方,如果涉及到的当事人没有及时出来澄清,即意味着默认。既然你认为媒体报道不实,为何不愿出面澄清?我之前提出的问题公开发布在博客上,你完全可以用这个机会予以澄清,逐条回答那些问题。实际上,假如你作为硕士导师没有失职,作出澄清没有坏处。不理会相当于躲起来,只会增加悬念和张力。    今年以来,类似事件已经好几起,公众的承受能力也有极限。我作为学术界的一员,也是第一次就此类事件直接与陌生的当事人交涉。以往出现类似情况,导师一方总是推脱责任,令人遗憾。希望裴博士以建设性的态度澄清事实,以安众心。这也是一份责任。
> 李毅伟
> 在 ;2012-05-10 ;13:11:57,"Pei ;Pucheng" ;<。。。> ;写道:
> >媒体报道不实,我不再理会。
> >
> >> ;-----Original ;Message-----
> >> ;From: ;"Yiwei ;LI" ;<。。。>
> >> ;Date: ;Thu, ;10 ;May ;2012 ;10:07:56 ;+0800 ;(CST)
> >> ;To: ;。。。
> >> ;Cc: ;fso ;<。。。>
> >> ;Subject: ;质问
> >> ;
> >> ;裴博士:
> >> ;惊闻你所带硕士生严俊非正常死亡,你应向公众说明情况:
> >> ;1. ;你有没有经常性地跟进硕士生严俊的研究进展?
> >> ;2. ;对于硕士生严俊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是否知情?
> >> ;3. ;你否认严俊死亡与学业压力有关,你是如何得出这种结论的?
> >> ;4. ;你认为,你对于严俊的死亡是否负有责任?
> >> ;5. ;你如何证明你履行了作为严俊的导师的职责?
> >> ;
> >> ;希望就以上问题予以答复。
> >> ;
> >> ;李毅伟
> >> ;P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568970.html
> >> ;
> >> ;
> >
> >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5774-570067.html

上一篇:退出
下一篇:行当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