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槃在涧-心外有物趣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考槃在涧 坐在垃圾堆上仰望星空

博文

常识性谬误 精选

已有 4478 次阅读 2007-8-9 13:11 |个人分类:求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我数学还可以,但是很少拿满分。

丢分的原因经常是在“一些概念性、常识性的问题”上。我相信很多数学不错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数学老师经常教育我,难题你都做对了,简单的为什么错了?

他们通常归结为我不细心。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的。

但是仔细一想,这么去归结是不对的。难道做难题不需要细心?难道难题不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在不太难的题目上没有投入更多的思考和时间,所以做错了,而在难题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做对了。

高考难题大概占20%吧,也就是30分,50%是中档题,也就是75分,30%是比较容易的题目,也就是45分。如果是不细心,恐怕不会只在1-2道题上不细心吧?那么,“难题专家”是否只能拿到30分,抑或105分呢?因此,归根到底还是在错误的题目涉及到的知识--那些最基本的常识方面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彻。

现在社会思潮中有个误区。当某人提出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时,会被大家认为“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说了”,“你说的我都知道”,“这是Common sense”,“这个数据他就是那么回事,大家都清楚”,“有点建设性的意见吧”,“你说的大家都明白,但是可操作性太差”。

难道那些高考数学能拿145分的人,他不知道他错的那道选择题所包含的知识吗?难道他在35道题目上都足够细心了,就一道题就不细心了吗?

“知道”和“做到”,显然是两回事。要做到,首先要“深刻”的知道。

那些失败的公司,失败的企业家,他们都不知道那些基本的营销理论吗?不知道的人中间,他们都缺乏经验吗?都对行业缺乏“常识”吗?他们都没有尝试过使用“操作性强”,“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吗?不管怎么样,他们还是失败了。

当一个人或企业因为某种非常规的手段而获得成功的时候,人们就会倾向于认为,是这种“建设性的方案”使得企业成功,而忽略了在这“建设性的方案”背后企业所做的大量的常规的、基本的、细节的、乏善可陈的工作。这些工作淹没在1-2个偶然出现的营销事件之中,这些营销事件为人们津津乐道,人们愿意相信,这个企业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找到了“可操作性强”、“具有建设性”的方法。

如同一个成功的人背后蕴藏着无数失败或者说平庸的人一样,企业的成功同样是少数成功的企业背后蕴藏着大量失败的企业。而那些成功的、生存下来的企业,无一不是在细节,在基本层面做得更好。

在看到高考145分的卷子难题没有错的时候也要看到,人家的简单题也只错了5分;在看到高考60分卷子难题没有对一道的时候也要看到,简单的题他还错了30分呢!

可笑很多企业的人,总是寄希望于“找到一个新的点”、“找到一个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找到一个巧妙的方法”等等浮躁功利的想法,让自己的企业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如同世上没有点石成金术一样,企业也没有点石成金的方案。在看到少数人因为“打擦边球”、“钻空子”等致富的时候,要看到,在这个星球上,从来都是更多的人因为勤劳、知识、细节而获得成功。

所以“可操作性差”是个伪命题关键是你有没有去做?所以“建设性”也是个伪命题关键是你有没有先做好细节?

看佛家尤其是禅宗的修为方法吧:吃饭睡觉、砍柴挑水、诵经敲钟。有什么的特别的呀?

既然如此,就不要再去质疑别人提的“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吧!笨鸟先飞大家都知道吧?大家都做到了吗?难道做到笨鸟先飞的人比其他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聪明很多?他用的方法要巧妙很多?

老老实实的听别人讲常识,讲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吧!我们经常犯错的,往往不是那些不熟悉的领域,而是太熟悉的领域。



https://m.sciencenet.cn/blog-2638-5776.html

上一篇:国家发展不能游离于公民、资源、环境之外!
下一篇:只有永恒的思想,没有永恒的技术

1 黄锦芳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