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地带(Fungi Zon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mefungi

博文

余永年先生印象

已有 5205 次阅读 2012-6-24 16:48 |个人分类:随笔Essay|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印象, 永年, 水生真菌

    余永年先生是中国真菌学界的老前辈,在真菌学多个领域都颇有成就,著述颇丰。余先生是国内学者研究我国水生真菌的第一人,在40年代已经有关于我国水生真菌研究的论文。余先生在卵菌方面的研究也是在我国就有奠基地位的,并著有《中国真菌志.霜霉目》。余先生在文学上也颇有造诣,其诗词选编有《余永年文集》。
    余先生如今已经90高龄,疾病缠身,然而他的科研工作却始终没有停止。余先生几乎经历了我国现代真菌学从开创到现在的所有时期,其对我国真菌发展的了解和把握是我等晚辈所不能及的。因而,余先生也希望将中国真菌近几十年的发展成果汇编成一部书籍,而我则有幸参与了该书《水生真菌》部分的编写工作。正因为去余先生家交稿以及讨论该书的编写事宜,才有幸一度余老风采。
   余先生家在科学院南里的一个小区的一层,房子很小,估计60平米左右,摆设极为普通,一台电视,一个茶几,几张沙发,周围是书架。阳台不大,放着洗衣机等日用生活物品。我们进去的时候,余先生的爱人热情接待,请我们入座,余先生从沙发上站起来和我们握手。先生身材高瘦,和蔼可亲。我们在余先生家坐了约2个小时,谈及了许多真菌学老前辈,包括戴芳澜,王云章等。先生对以前的一些事情还是记得非常清楚的,包括真菌学会的创立以及理解理事会和负责人等。在提及真菌物种中文名称时,先生对目前真菌物种汉名的混乱较为不满,希望我们这些晚辈能在汉名的统一规则上做一些工作。然而,对于汉名热衷的人太少,现在许多文献提及真菌物种名称时也只写拉丁名,根本不写汉名了。并且国内的刊物上,好的真菌学论文也为数不多了,大家有好成果基本都投到国外的SCI刊物上去了,纯英文的,也没人考虑汉名了。因而,统一汉名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对于急于评职称和养家糊口的年轻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了。
    余先生是比较健谈的,在约2个小时里,余先生几乎都在说话,逻辑也非常清晰,其对真菌学研究的热情可见一斑 (我想对于一个90多岁的老人,疾病缠身,连站立都很吃力,这种长谈的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我从余先生身上似乎看见了书籍中描写的民国文人学者的影子。他是非常儒雅的,待人和蔼,没有任何架子,分析问题客观理性,对于问题没有焦躁不安,一直保持着平和的心态。


https://m.sciencenet.cn/blog-62295-585388.html

上一篇:2011年度“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进展汇报会在京圆满召开
下一篇:如何体现纯理论研究人员的社会价值?

2 曹聪 孙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