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生物“共生圈”理论与人性善恶本质

已有 4337 次阅读 2012-6-26 14:05 |个人分类:栏目:书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中国, 小说, 成熟, 最新动态

——读王晋康的《与吾同在》
文/王卫英
      科技发展为科幻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科幻也越来越受到读者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原创科幻呈现多元发展势头,一批堪与世界对话的科幻佳作相继诞生。
      在中国科幻界,王晋康无疑是“核心科幻”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为一个有科学文化担当意识的作家,他立足民族本土,自觉而执着地建设着中国的科幻大厦。从《亚当回归》、《生死平衡》、《生命之歌》到《蚁生》、《十字》,他的小说追踪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警惕科技之于人类文明发展或可带来的震荡,并时刻保持清醒的反思。
      2011年,王晋康的长篇科幻《与吾同在》震撼问世,小说在秉持这一风格基础上,将笔墨泼洒到遥远的异域,创造了一位来自外星的上帝——一条长满皱纹的五爪老章鱼,用攀缘的方式行走,用脑波通话。这位异星人上帝显然不同于人们“心造”的神灵,并非至圣至善,无所不能。他是一个实体的、有限生命的、内心充满纠结、心灵渐趋成熟的活人。这个异星人上帝还将感情的根须深扎于人类地球。在10万年历史长河中,他谛视人类文明进程,俯瞰人类从与生俱来的兽性向人性的步步升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与人类相守相伴,对他们产生了难舍难分、既厌恶又悲悯的情感,这种人间情怀令人动容。他既是人类历史的推动者、见证者、守护者,又是主宰人类历史和叙事逻辑的上帝。在行事风格上,与虚无缥缈的上帝迥然有别。他享受凡人的生活,尤其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他不但喜欢中国饮食,还偏爱地将“脑波强化器”赐予炎黄二帝,这使他们具有了与上帝沟通的本领。他爱护地球子民也留恋母族,在母族大举入侵地球并欲以地球人的肉体建立“四级食物链”时,他的安排和筹划又显示出世俗的诡谲多变。他和人类有共通的人性,又因种族的高级文明而获得超越人类的高远目光。
      作品主题意蕴深厚,“与吾同在”包含双层意义:即“上帝与吾同在,善恶与吾同在”。“吾”即人类,是被关照的焦点。但在上帝眼里,人类究竟是什么样的种群?人类的“善与恶”缘何而来?又如何彼此消长?推动人类发展的铁律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在在构成小说的哲学谜题。这些谜题不仅隐含于小说题旨中,更融入小说情节中,宛如大河之浪花,滔滔而来,层层推进,牵引读者沿着故事的河流追索而下。
      这个外星人上帝是作者的预设,实际上,上帝就在人间。正是借助独特的上帝视角,王晋康跳出肤浅的、人为的善恶观,从种族生存的全新角度看待生物道德;正是借助独特的上帝视角,王晋康上下10万年广征博引,评点人类文明史中自私与利他、竞争与共生密切纠葛的“天道”,在准确把握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独特的共生圈理论,认为:“生物的所有物种,当然包括人类,本性是邪恶的,但各物种在进化之路上前行时,也会逐渐建立一个共生的圈子。圈内的主流是和谐和利他,圈外的主流是杀戮和竞争。”共生源于种族“大我”的需要,共生圈能否建立并非取决于人类心灵的自我完善,而是取决于客观的生存需要。尽管人类社会中共生圈还未能涵括全人类,作者却以一场星际战争建立超前的共生圈,因“恶”的契机(外星入侵)向人类大同迈出坚实一步,充分显示了科幻小说的前瞻性、宏观性和以人类整体为主角的独特表达。
      《与吾同在》深邃的哲学思考与跌宕情节的完美融合,使其成功实现了审美力度与阅读快感有机兼容的双重美学效果。在叙事策略上亦呈现出“双重复合”的逻辑结构。一方面以“上帝与吾同在”构建一条波谲云诡的故事线,另一方面又以“善恶与吾同在”构成本书的哲理线。小说开首以“序1——神话”与“序2——现实”的形式设序,这种双重迭序同时埋下两条伏笔,有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妙;又用预叙技巧设置悬念,调动起读者的好奇:“上帝在隐忧中沉沉睡去。那时他还不知道,一场弥天灾难正悄悄向他的子民们逼近。”然后正文开始,上帝施福的2个孩子长大了;神秘的隐形飞球突然降临在世界各地,几乎勾得各大国擦枪走火;姜元善经常做一些扮演上帝的怪梦,严小晨则刻意回避她对姜元善的童年记忆……小谜题解开,大谜题却疑云密布,直待上帝亲自出场,引导情节由“结”到“解”,渐趋明朗。经过一番谋略权术的较量,脆弱的星际共生圈在外力影响下建立起来,代表人性恶的姜元善重新执政,而其妻子严小晨代表的善不幸挫败。情节发展证明一个事实:生物世界的道德派生于残酷的生存法则,微弱的善之光无法超越共生圈的范围,但一株孱弱的善之花终会在大恶的粪堆上长出来。因此,善恶与吾同在。这是上帝的发现,也是人类的发现。这个发现意义深远:作者以其世界乃至宇宙的宏阔眼光,审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时,不仅超越和颠覆了“天道酬善”的传统温情思维,而且在其哲学层面,向着终极真理逼近。
      《与吾同在》对人类整体命运进行了深度思考,道出了人性恶的症结。面对书中锋利的解剖,也许会使读者感到痛楚。但当“天道酬善”的美好理念在现实的顽石上碰碎后,“共生圈理论”算得是勉强的补救,可以帮助文明种族在阴暗漫长的历史隧道中眺望到远处的微光,帮助他们在恶的粪堆上尽早发现和尽力呵护那株孱弱的善之花。因此,这是王晋康将科技视野与人文关怀完美熔铸的又一部科幻力作,值得展读。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6909-586046.html

上一篇:武器装备的新宠——智能弹药
下一篇:让科学在第一时间发出正确的声音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