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Xuefeng Pan's Web 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01361 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研究者、教师、诗人、译者、管理者

博文

色彩的互补与植物为什么一般是绿色?

已有 5808 次阅读 2012-7-20 09:25 |个人分类:Life a Bit|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植物, 绿色, 光合作用, 颜色, 叶绿素

 
依据颜色的互补色理论,如果两种单色光或复色光以合适的比例加以混合,如果能够产生白色觉,那么彼此之间即为“互补”色。比如,红色为波长为 656mn 的光被人视觉感知的颜色,能够和位于492nm波长的的青色光互为补色,呈白色。还比如,品红色与绿色,黄色与蓝色等均可以作为彼此的互补色。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补色相减”和“补色并列”的现象,分别为当将两种补色互混,在白色背景下呈现“黑色”,以及当将两种补色并列时,引发较为强烈对比的色觉。
 物体表现出的视觉颜色主要决定于该物体外来光线的吸收和反射,因此,一种物体的颜色与背景中所存在的光线有关。生活中,我们习惯上把一种物体在白天光照下所能见到的颜色称为该物体的颜色。假如将白天的光线照射在黄-蓝物体的表面时.因为黄颜料能把白光中的红、橙、黄和绿四种色光反射回去,而蓝色却吸收白光中的红、橙和黄光,结果该物体呈现出“绿色”
自然界之中的大部分植物的叶子表现出“绿色”,植物学家通常归因于与植物叶子中的叶绿体内所含有的“叶绿素”有关。
我们知道,叶绿素与植物进行光和作用密切有关。因此,可以推测,叶绿素这种感光体实际上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橙和黄光,而唯独把“绿色”“反射”了出去!于是,我们看到了“绿色植物”。
但是,植物可以开出各种颜色的“花”,一般情况下,这些花的颜色却很少是绿色。植物学家认为这与花瓣细胞中的“花青甙”有关。
绿色植物通常把自己的“生殖”器官掩藏在五颜六色花瓣中,目的却是为了吸引昆虫和其他能够有颜色感觉的动物。
 
太阳光中的红、橙和黄光的波长一般在420nm(黄)以上,这些均属于长波长的光线,绿色植物能够吸收长波长的光线用于光和作用。
但不用紫外线这些可能有损其遗传物质DNA的短波光线。这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8980-593945.html

上一篇:三原色与色盲
下一篇:中国的佛莱德立希共济失调(Friedreich's ataxia)缘自基因漂变?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