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非设计的发明

已有 5008 次阅读 2012-7-31 06:42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设计, 发明

非设计的发明

武夷山

 

美国爱荷华大学两位心理学教授Edward A WassermanMark S Blumberg在《美国科学家》杂志20105/6月号发表文章,Designing Minds How should we explain the origins of novel behaviors?(设计心智:我们应该如何解释新颖行为之起源?原文见http://www.americanscientist.org/issues/pub/designing-minds/)。文章说:

发明也好,人的心智也好,都不是设计出来的。

例如,背越式跳高(Fosburg Flop)法,就不是谁设计出来的。Dick Fosburg是跳高运动员,他高中阶段用剪式跳高,后来,教练让他改练跨越式。由于他是瘦高型的,练跨越式比较别扭,就又回过头练剪式跳高,此时,他力求把臀部抬高,将头部和肩部往下逼,于是,背越式演化出来了。

另一个例子,monkey crouch(蹲踞式)这种骑马姿势是怎么产生的?英国骑手Harding Fox在回忆录中写道,他最初用这个姿势,是为了减少风压,后来他有意识强化这个姿势,才发现这个姿势还有节省赛马体力的功效。

这两个例子都可以用心理学家爱德华. 桑代克一百年前提出的“作用定律”(law of effect)来解释:成功的行为变化被保留下来,不成功的行为变化不会被保留。这样的过程与目的没有关系,与前瞻性也没有关系。

我们小时候学习爬、走、跑的发育路径表明,我们都是发明家。我们通过试错方式,发现自己的身体是如何工作与运动的。如同生命体的进化一样,行为的发展确实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该过程的展开与目的指向明确的设计无涉。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597476.html

上一篇:怀疑之于信仰
下一篇:梁秀清老中医(已故)80年代谈脉诊

21 钟炳 曹聪 李学宽 吕喆 陈湘明 苗元华 郑永军 吉宗祥 李伟钢 蔣勁松 李泳 赵凤光 陈沐 谢海燕 李本先 柏舟 侯志军 王耀 陈筝 ddsers hahabaic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