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抵制日货,抵制什么?

已有 2862 次阅读 2012-9-18 12:29 |个人分类:国际观察|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日货, 抵制, 引进外资, 日资企业, 在华利润

在地球越来越平的今天,一件纯粹的日货也越来越少了。除了剑走偏锋的信息文化产业外,日资厂商已经将越来越多的生产线转移到东亚大陆,尤其是中国。比如所谓的日系汽车,绝大多数是由日本在华的合资厂比如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东风日产、一汽丰田等生产的。而且汽车作为一项国际化与垄断性都非常突出的工业部门,所谓自主品牌是几乎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都有合资厂,即使奇瑞等自主品牌,也要依托国际化的工业设计和零部件采购产业链,中国也成为了国际汽车工业主要的利润来源。抵制日系车,会使广汽(日资几乎是广汽唯一的海外伙伴)等本土企业很受伤。而且,除了日本以外,中国与美国的矛盾也绝少,中欧之间虽然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但欧洲是图伯特、土耳克斯坦分离运动的海外大本营。如果一直抵制下去,我们是不是会无车可坐?
但这也是中国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力量所在。国际汽车巨头的主要利润都来源于中国,我们没有必要去赞助一个对华不友好的国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抵制日货虽然会暂时影响到在华日资企业(比如广汽)所在地的经济。但是现在也是反思引进外资的时候了。外资进来显然能增加一个地区的GDP和就业。但是现在国内资本并不稀缺(缺的是流动性),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也基本能满足市场需要。再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必然会加剧资本和生产过剩,加剧市场竞争,降低企业利润率,使本国企业在有限的市场空间内死拼,还会造成资产泡沫化、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引进外资,必将伴随有利润外流,特别是流向一些对华不友好的国家,比如日本。如果没有日本企业在华利润源源不断的输血,日本经济在过去的“失去的二十年”里将会更难看。
当然,毁坏已有的日系产品,对日本财团(包括那些至今从未反思过战争责任的战前财阀)和日本国经济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日企担心的是中国消费者从此远离日系商品。因为失去中国,也不会赢得世界。而且本来日系产品也没有什么留恋的。比如日本电器,那是模拟电路时代的王者,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已经明显的美人迟暮了。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器厂商,不是松下,不是索尼,而是韩国的Samsung。
要想所有的中国人在抗议日本的浪潮中,温文尔雅、彬彬有礼是不可能的。欧洲的无政府主义者也时常把砸车、烧车作为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途径。最近中国社会中酝酿着一种气氛需要发泄,而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不适当的表态,给了这种气氛发泄的途径。当然在排气的过程中,也夹带了其他一些东西。这种东西主要是因社会碎片化而带来的疏离感。中国社会在有意无意之间正在迅速的碎片化、标签化,每个人都经意不经意地成为其他人的对立面——有房的、没房的,有车的、没车的,有女人的、没女人的,总之,社会中开始充斥着一种无明无妄的火气。钓鱼岛问题爆发,其实挺好,如果社会里的火气长时间得不到释放,迟早会烧到自己。日本政府恰恰站到了14亿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对立面。
抵制日货,不仅是抵制日货,而且更要反思我们的历史和现实抉择。


https://m.sciencenet.cn/blog-595119-613956.html

上一篇:中日顶牛,三星笑了
下一篇:“国有化”日本在华企业

2 陈安 马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