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的建议三年半前就提出了

已有 2246 次阅读 2012-10-14 17:3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建议, 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 三年半前

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的建议三年半前就提出了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014发布

 

5天前,笔者撰文《就博文目录给科学网编辑部提点建议》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09发布)提到:

“现在向编辑部提些具体建议:

第一,“弄个日历让人能够点击日期看博客”的建议希望编辑部进行研究,这样在现今62万多份()博文中,可以从点击日期查看相关博文,方便检索了。

第二,在现有的五个排行(博文周排行、博文月排行、周总排行、总排行、均排行)中,最好增加博文量排行,我们不能只注意点击量,不注意博文量,设想如果现在的10万博主平均每周写一篇博文,那么仅仅一年就该是520万份()博文,即使三万博主,一年也有156,远高于现在的62,就算这62万博文全部是一年内发出的,那么才等于5万博主每月写一篇。所以鼓励常写,持之以恒地写是很重要的。

第三,创造条件逐步推出和完善科学网博文的分类目录,这项工作具体而繁琐但是功在千秋,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在前人成果基础上发展,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20777.html

其实类似的建议早在三年半以前就提出来了。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编辑部一定要采纳博主的建议,问题是这样的问题需要给予负责的答复,即使否定也有个否定的理由。

今天上午笔者撰文《编辑部“感谢您的建议”之后做什么?》(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014发布),编辑部答复:[1]admin 2012-10-14 12:23

您好,您和各位博主的意见我们已经收到,关于博文检索功能我们已提交到下一步的改版计划中以期得到改进解决。

博主回复(2012-10-14 12:42):如果这个答复在我这篇博文前回答不知有没有难处?

既然如此,笔者干脆将三年半前同类的两篇博文一并附上,敬请批评指正。而且笔者希望这样的建议能够在页面上出现以便举一反三,对于科学网改版将会利多弊少,集思广益何乐不为?

*****************88

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已有 1075 次阅读2009-4-28 08:55|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09)|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科学网博文 博与约 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推荐到群组

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428发布

科学网迄今发布的博文究竟有多少篇,恐怕难以精确计算,因为科学网博客目前显示的数字是包括大量评论和留言、回复在内的, 并没有博文总数的显示,也没有这方面的排行。按照头一年日均发布50,第二年日均发布150篇估算,则自科学网博客创办以来,也就是80000多篇,对这8万多篇内容的检索就是一个很大而且很重要的统计分类研究工作,从这里可以看出科学网博文内容的概况,看出一个大体的轮廓,博主关注的是些什么内容,博文涉及博与约的方方面面,也可以看出博文的薄弱环节和编辑部需要引导的环节。

博文内容是和博主的学术背景分不开的,要真正逐步建立大科学网家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于现有博文有一个科学的分类和分析,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随时滚动的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对于博主来说,有一可供随时检索的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是很重要的,博主可以全面了解已经发布的博文,其中那些是自己关注的或者和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的,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事实上我发现有些话题早已说过,如果说些有新意或者新情况的话也许效果更好。

目前这项功能科学网提供的联结功能无法满足,有的重要文章没有联结,有的则是无效联结,这恐怕和联结的关键词缺乏依照科学索引分类联结有关,这其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工作,交给博主自由进行选择,造成杂乱无章的效果难以避免,基本上现在的联结根本起不到检索的作用,即使Google也一样。

现在科学网兴起圈子热,圈子热是科学网内容向博的方向充分拓展后简约的需要,人们发现内容太多太广,需要同行内的小范围交流,所以圈子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然而恕我直言,这圈子也解决不了真正约的需求,因为圈子是按照自愿原则建立的, 有些没有参加圈子的博文恰恰和圈子有关,你收不收?圈子如果要把科学网上发布过的和圈子内容相关的都放进去,这本身就是目录学的事,而且费时费工,圈子版主有无时间和兴趣做就是个问题,是否做得好更是个问题,因为这涉及科学分类。

我强烈主张科学网编辑部考虑在适当时候组织力量编制一份可滚动使用的适合科学网博文特点的博文目录索引,有了这份博约兼备覆盖面宽的目录索引将嘉惠于学界、博主和编辑部。我本人曾编制了一份中国美国问题的目录索引条目,编制一份博文目录索引条目比编制一份中国美国问题的目录索引条目要复杂,但是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是,只是历来我们的目录学是滞后的,作为第一步,首先有个目录提要,提出初稿来大家集思广益逐步完善,只有用心,目标会一步一步地向我们靠近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228647.html

 

博文 发表新博文 方便检索,资源共享--再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已有 1246 次阅读2009-4-30 08:18|

方便检索,资源共享--再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4月30发布

两天前,我写了一篇《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的短文(见附),现在从方便检索,资源共享的角度再来谈谈这个建议。

博文多了,特别是累积了数以近10万计的科学网博文,自然有个检索问题,目前的科学网的检索可以从博主名字、两种推荐博文、最新博文、博文10项分类、博文搜索,还有新近创办的十来个圈子等角度来寻找,然而要就相近细目来检索几乎难以做到,这就难以满足同行博主、同类兴趣和关注的文章的快速检索,也难以和通常的全国图书索引之类的分类检索途径相衔接。

科学网的博文兼有随意性和个性,随笔评论与学术性,博主写博文时很少会去检索和博文相关话题的文章,不过如果事前了解相关已经发布的文章不无坏处,往往可以锦上添花或者雪中送炭,至少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和雷同。一个提供全方位的资源共享的检索功能其益处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20年前在编著《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1840-1990)》(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北京师大历史系,19903月出版)的《后记》中曾写道:“编者在多年的美国史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深感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国史必须对国人的美国史译介和研究成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深知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的美国史必须对与历史学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等领域以及科学技术成果有相当系统的研究。在史学研究跨入90年代并呈现综合、整体史学发展趋势的今天,美国史研究已和美国问题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本书的出版期望推进从事美国问题教学、研究工作者间的跨学科联系。五年前,美国史研究前辈杨生茂先生在为《南开大学图书馆馆藏美国美国史(英文)目录》所写的前言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话:‘书目是为科研服务的基本工具之一。书海浩瀚,探索费难。读者若手执书目,库中宝藏尽收眼底,确为一大快事。编辑也因能臻进阅读便利而感到无限欣慰,数月按首劳粹虽称繁琐,实为裨益于莘莘学子的业绩。’对此,笔者深有同感。这部《百年来美国问题中文书目》分上、中、下三册,共1150多页,78万字,开始奔走抄录,到整理编辑,校录付印,不避风霜雨雪,终日埋头于北图等地,可谓案首辛劳逾载,只求省却读者的检阅之劳和求索之苦,便也心安理得了。”

现在我们能够借助网络,编著目录索引比起当年的手抄方式要方便快速得多,但是要真正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建设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踏踏实实地做起来,做总比不做好,早做总比晚做好,目前还很少有网站下苯功夫做这样的事的,只要我们看准了,带头做起来,相信将嘉惠于学人和网友的。

*****************************

科学网博文的博与约----兼谈建议编制科学网博文目录索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9年4月28发布

2012-10-14按;见上文,这里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229029.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622518.html

上一篇:编辑部“感谢您的建议”之后做什么?
下一篇:缴纳燃气费手续费需付2%

1 杨连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