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工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pemail

博文

我的第三篇科普文章

已有 3147 次阅读 2012-10-22 12:17 |个人分类:消息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重力卫星, 科普文章

 

笔者的第三篇科普文章,发表在<<百科知识>>201210期,P1012

文章的责任编辑为赵菲,页数接近3

文章的题目为:

给力的新一代重力卫星。

以下为文章的最后部分:

重力卫星的后续卫星与我国的重力卫星计划

格瑞斯卫星已经运行了10年,可能将于2013 年停止工作。美国计划明年发射的重力卫星后续卫星,名字叫格瑞斯后续星(GRACE Follow-On格瑞斯后续星仍为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上相随运行,轨道高度250千米,轨道倾角89,两星相距约50千米,采用激光测卫星间距离,重力测量模式为高—低、低—低卫星跟踪。

与格瑞斯相比,格瑞斯后续星在下面4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双星之间,用干涉激光测距替换格瑞斯的电磁波测距,卫星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会更高,重力测量的精度也会更高,由此测双星间距离及其变化的精度将大幅度提高;格瑞斯后续星的双星间距由200千米缩短为50千米格瑞斯后续星的双星高度由300500千米降至250千米,可以更准确地进行重力测量;由于配置了无阻尼测距仪,格瑞斯后续星测定的静态和动态地球重力场的精度,比格瑞斯测定的要高近一个量级,也就是10倍,分辨率提高近3倍。

我国科学工作者也一直在关注和研究欧美国家的重力卫星进展情况。由于挑战微小卫星平台(CHAMP)采用的技术已经落伍,重力场和静态洋流探索(GOCE)采用的卫星重力梯度仪,我国近期内难以在研制上有所突破,研究人员建议我国的重力卫星最好采用重力恢复和气候试验(GRACE)的双星工作模式,同时利用高—低卫星跟踪卫星技术和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发射重力卫星的关键技术论证,可以乐观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拥有自己的重力卫星。利用它们,我国科学家在科技和工程建设上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感谢赵编辑付出的辛勤劳动,另两篇科普文章为:  1  地球重力场的奥秘  2  高精度的卫星激光测距)



https://m.sciencenet.cn/blog-255-625039.html

上一篇:大江东去
下一篇:大牛的爱好

3 刘洋 王季陶 柳林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