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pengj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pengju attosecond pulse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ultrafast excited-state dynamics in liquid; time-resolved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 ...

博文

青椒看“教学型教授” 精选

已有 6656 次阅读 2012-11-6 10: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博士生, 教授, teacher, 中国目前

    旗帜鲜明这个词比较红色和主旋律,我不提倡用。
    教学型教授这称呼比较有意思,我的理解是绝大部分时间搞教学的professional teacher;这个教师很专业,专业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在某一个科研领域达到了非常professional的水平。
    举个例子,我一个老师,量子力学教的很好,我特喜欢听,精品课程,大家都喜欢听,化学院的童鞋也来听,也蛮喜欢。我们都一致认为他是好老师,他对于这门课的教学环节做到了专业水平。他也做一些科研,但是,我放狗搜了一下他的文章,几篇英文物理学报,没有一篇国外杂志的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文章,做他那个领域的研究的同行对他不甚了解,学术水平还不到一个国外博士生的水平,和国外博后的水平相距甚远,根据中国目前绝大多数教授水平的标准—欧美日等科研发达国家做过一到两期博后的水平,他不满足,因此,他的教授头衔,如果我们不放低对教授的要求的话,是有水分的。他课上的确实很好,这姑且算一个教学型教授的例子吧。
    这种类型的教授,本着祖国科研进步的大方向,我不赞成,更不提倡,些许反对。这样的可爱老师,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来说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从容应对,但是作为一个博士生他指导不了,倘若硬要指导,这样的毕业的博士也很有水分。我相信,支持教学型教授的教授们不会把自己的亲戚朋友等推荐给这样的老师做博士生,博士不是硕士后,硕士不是学士后,不能够为了增加博士学位而读博士,为了拿到高薪读博士。当然,我基于一个大的,好的方向来讲这个话,一部分人不这么想,先混学位,那是另外一说,不具有可比性。
    其实,国内大学里面大部分教授—科研大国2期博后水平,来指导国内的博士生本来就是一种不和谐,跟着三流科学家想成为二流科学家,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且具备超凡的天资,希望不大,那么跟着教学型博导教授要成为什么样的科研人员呢?科研民工?(无歧视)混学位?答案不得而知。因此,国家早了解这种现状,目前国家大规模的公费留学计划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基于国内教授和学生的这种惨淡现状做出的英明决定,我且不说大学教授里面有一半是教学型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科研会日后成为什么样,就目前的博后水平,要坚持科研型强国,不知道你信不信,元芳会说: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笑话!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授这个头衔不能够给教学型老师。但是,教学型高级老师的劳动必须得到极大尊重,包括在校内的社会地位,因此,工资待遇一定要和教授的持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搞教学的绞尽脑汁当教授这种畸形现象发生,你想想,人家一天上课不累么?面对那么多小青椒,课堂上呛也被呛得差不多了,那还有时间和心情看文献,做实验,编程序,发文章,改文章啊?人家不欠。。。另外,教授科研搞得好,也必须抽出时间来授课,这一点我不想多说,否则会被放大。。。参考吕博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629689.html
    我呼吁,体制内的教授们,若您反对教学型教授,怕他们来抢你们的饭碗,我太阴暗了。。。那么就先倡议把课时费提高,让搞教学的老师们的待遇和自己有匹敌,只有这样,你好,他好,我们大家都好。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2266-629719.html

上一篇:可怕的站队
下一篇:请问88楼?

25 杨月琴 许培扬 李学宽 王涛 吕喆 陈小润 李志俊 陆雅莉 徐明昆 陈沐 喻海良 张骥 迟菲 赵云雪 汪晓军 李天成 李伟钢 王枫 吴浩宇 王伟 刘全慧 fansg bridgeneer zhouguanghui xsong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